海运货物可能遭遇哪些风险?如何应对?
在全球贸易的广袤海洋上,海运宛如一条不可或缺的动脉,承载着无数企业的兴衰荣辱,据统计,全球约80%的贸易量通过海运完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看似平静的海面下,实则潜藏着诸多风险,这些风险对于货主和货代而言,犹如暗礁,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损失,本文将凭借丰富的实战经验,深入剖析货物在海运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各类风险,为货主和货代提供实用的参考。
一、自然风险:海洋的无常考验
海洋的天气变幻莫测,自然风险是海运中最为常见且难以完全规避的因素。
(一)恶劣天气
1、台风与飓风: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特定区域,台风和飓风频繁光顾,以2018年的超强台风“山竹”为例,其在菲律宾和我国华南沿海地区肆虐,众多港口的船舶被迫停运,大量货物滞留,据估算,此次台风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亿元,其中海运货物的损失也颇为可观,通常情况下,台风季节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 - 11月,货主和货代在这段时间需格外警惕,一旦遭遇台风,船舶可能会延迟靠港或改港,这不仅会影响货物的交付时效,还可能产生额外的仓储费用,从中国深圳港运往美国洛杉矶港的货物,正常海运时效约为13 - 18天,若因台风延误,时效可能延长至1个月甚至更久,同时还可能产生每天每立方米10 - 20元不等的额外仓储费。
2、暴风雨和海浪:除了台风和飓风,普通的暴风雨和海浪也可能对货物造成损害,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部分海域,冬季的暴风雨较为频繁,大浪可能导致船舶剧烈摇晃,使得货物在船舱内相互碰撞、挤压,对于一些易碎品或精密仪器来说,这种摇晃可能会造成严重的损坏,一批价值10万美元的玻璃制品从欧洲运往中国,在途中遭遇暴风雨,约20%的货物因碰撞破碎,直接经济损失达2万美元。
(二)海啸和地震
虽然海啸和地震发生的频率相对较低,但一旦发生,往往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2011年日本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引发了巨大的海啸,福岛周边港口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大量货物被海水浸泡或冲走,海啸和地震可能导致港口设施损坏、航道堵塞,使得货物无法正常装卸和运输,对于货主和货代来说,这种突发情况可能导致货物长时间滞留,甚至无法找回,损失难以估量。
二、运输工具风险:船舶的潜在隐患
船舶是海运的核心运输工具,其自身状况和运营情况直接关系到货物的安全。
(一)船舶故障
1、机械故障:船舶的发动机、推进系统等关键设备可能会出现故障,一艘从中国运往欧洲的集装箱船在航行途中发动机突发故障,导致船舶失去动力,被迫在海上抛锚等待救援,这种情况下,货物的交付时效会受到严重影响,还可能产生高额的拖船费用和修理费用,据了解,一般的船舶发动机故障修理费用可能在数万美元到数十万美元不等,拖船费用根据距离远近也会有所不同,从数千美元到数万美元都有可能。
2、电气故障:船舶的电气系统负责照明、通讯、导航等重要功能,一旦出现故障,不仅会影响船舶的正常航行,还可能对货物的安全监控造成影响,冷藏集装箱依靠船舶的电气系统维持温度,若电气故障导致冷藏设备停止运行,对于运输的生鲜、药品等对温度敏感的货物来说,可能会造成货物变质损坏。
(二)船舶碰撞和搁浅
船舶在海上航行时,可能会与其他船舶发生碰撞,或者因导航失误、海图不准确等原因导致搁浅,2021年,苏伊士运河上的“长赐号”集装箱船搁浅,造成了全球海运的严重堵塞,大量货物滞留,给全球贸易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船舶碰撞和搁浅可能导致货物受损、丢失,甚至引发燃油泄漏等环境污染问题,对于货主来说,货物的损失和延迟交付可能会影响到与客户的合作关系,造成间接损失。
三、人为风险:操作与管理的挑战
除了自然和运输工具方面的风险,人为因素也是海运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风险来源。
(一)操作失误
1、货物装卸不当:在货物装卸过程中,若操作工人不规范操作,可能会导致货物损坏,在吊装货物时,绳索捆绑不当可能会使货物掉落;在搬运易碎品时,没有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可能会导致货物破碎,据不完全统计,因货物装卸不当造成的损失在海运货物损失中占比约10% - 15%。
2、积载不合理:货物在船舱内的积载不合理会影响船舶的稳定性和货物的安全性,如果将重货堆放在轻货上方,可能会导致轻货被压坏;如果货物没有合理固定,在船舶航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移动、碰撞,一批家具从中国运往澳大利亚,由于积载不合理,部分家具在运输途中相互碰撞,造成表面损坏,影响了货物的销售价值。
(二)盗窃和走私
在一些港口和运输环节,存在货物被盗或被走私的风险,尤其是一些高价值货物,如电子产品、奢侈品等,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在某些治安较差的港口,集装箱可能会被撬开,货物被盗取,走私行为则可能导致货物被非法运输或处理,给货主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单证错误
海运涉及大量的单证,如提单、装箱单、发票等,单证错误可能会导致货物在目的港无法正常清关,或者被海关查验、滞留,提单上的货物描述与实际货物不符,可能会被海关认定为申报不实,从而面临罚款或货物被暂扣的风险。
四、市场与政策风险:外部环境的变数
海运还受到市场和政策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一)市场波动
海运价格受到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较大,在全球疫情期间,由于集装箱短缺和需求波动,海运价格大幅上涨,从中国到美国西海岸的集装箱运费从疫情前的每个标准箱1000 - 2000美元,一度飙升至20000美元以上,对于货主来说,运费的大幅上涨会增加贸易成本,影响利润空间,市场需求的变化也可能导致货物积压或滞销,增加库存风险。
(二)政策变化
各国的贸易政策、海关政策等可能会发生变化,一些国家可能会突然提高进口关税,或者实施新的贸易限制措施,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双方互征关税,这使得中美之间的贸易量受到影响,许多货主和货代不得不重新调整运输计划和贸易策略,海关政策的变化,如加强查验力度、调整申报要求等,也可能会导致货物清关时间延长,增加货物在港口的滞留成本。
货物在海运过程中面临着自然、运输工具、人为、市场与政策等多方面的风险,这些风险相互交织,给货主和货代带来了诸多挑战,对于货主来说,需要充分了解这些风险,选择可靠的货代和保险公司,制定合理的风险管理策略;对于货代而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操作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与各方的沟通协调,以应对复杂多变的海运环境,只有全面认识和有效应对这些风险,才能在全球海运贸易的浪潮中稳健前行,保障货物的安全和贸易的顺利进行。
声明:本站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内容仅供参考,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不实/侵权问题,请联系zhiqiyun@88.com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