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船为何跳港?跳港时如何选中转港口?

在国际海运的复杂网络中,船跳港现象并不罕见,这一现象不仅影响着货物运输的时效,还对运输成本和供应链稳定性产生深远影响,对于外贸从业者而言,深入了解海运跳港的原因以及在跳港时是否选择中转港口的策略,是保障业务顺利开展的关键。

海运船为何跳港?跳港时如何选中转港口?

海运跳港的常见原因

天气因素

恶劣天气是导致海运船跳港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台风季节,西太平洋和北大西洋海域经常受到强台风或飓风的影响,以2023年为例,台风“卡努”在我国东南沿海和日本附近海域造成了严重影响,多艘国际海运船只被迫改变航线,跳过原本计划停靠的港口,据统计,在台风影响期间,东亚地区部分港口的货物延误率高达30%,冬季的暴风雪和夏季的暴雨也可能导致港口作业受阻,船只无法正常停靠,从而选择跳港。

港口拥堵

随着全球贸易的增长,港口拥堵问题日益严重,一些大型枢纽港口,如美国的洛杉矶港和长滩港,近年来经常出现拥堵情况,港口的装卸设备不足、劳动力短缺以及大量船只集中到港等因素,都会导致港口作业效率低下,当船只预计在拥堵港口等待时间过长时,船公司为了保证整体航线的时效性,往往会选择跳港,2021 - 2022年期间,由于疫情导致的供应链紊乱,洛杉矶港和长滩港的拥堵使得许多船只选择跳过这两个港口,转而前往附近的奥克兰港等其他港口。

政治和安全因素

国际政治局势的不稳定以及港口的安全问题也可能引发船跳港,某些地区的政治冲突、罢工活动或恐怖袭击威胁,会使船公司出于安全考虑而改变航线,2019年,英国脱欧的不确定性导致部分船只跳过英国港口,选择在欧洲大陆的其他港口停靠,一些港口存在海盗活动的风险,如亚丁湾海域,船只为了避开海盗威胁,也可能会改变航线,跳过相关港口。

船期调整和运营策略

船公司为了优化运营成本和提高整体航线的效率,有时会对船期进行调整,当发现某些港口的货物量不足,或者在特定时间段内停靠某些港口不经济时,船公司可能会选择跳港,一些船公司在淡季会减少在某些小港口的停靠次数,以降低运营成本。

跳港时选择中转港口的策略

考虑货物的时效性

如果货物对时效性要求较高,选择中转港口时应优先考虑那些转运效率高、与目的港航线连接紧密的港口,从中国运往欧洲的电子产品,若原计划停靠的港口跳港,可选择鹿特丹港或安特卫普港作为中转港口,这些港口拥有先进的装卸设备和高效的转运流程,从这里中转到欧洲内陆其他城市,一般能在3 - 5天内完成,相比其他一些港口具有明显的时效优势。

关注中转港口的费用

中转港口的费用包括装卸费、仓储费、转运费等,这些费用会直接影响货物的运输成本,以从美国运往中国的农产品为例,若在日本的港口中转,一般每吨货物的中转费用在100 - 200美元左右;而若选择在韩国的港口中转,每吨货物的中转费用可能在80 - 150美元,在选择中转港口时,需要综合比较不同港口的费用情况,选择性价比高的港口。

评估港口的服务能力

港口的服务能力包括装卸设备的先进程度、仓储设施的规模和质量、报关清关的效率等,新加坡港作为全球重要的中转枢纽,拥有现代化的装卸设备和完善的仓储设施,报关清关流程也相对便捷,对于一些对货物存储条件有要求的商品,如冷冻食品,选择服务能力强的港口作为中转港能够更好地保障货物的质量。

考虑港口的地理位置和航线覆盖

选择地理位置优越、航线覆盖广泛的中转港口,可以增加货物转运的灵活性,迪拜港位于中东地区的交通要道,连接着欧洲、亚洲和非洲,从这里中转的货物可以便捷地运往全球各地,对于一些需要在多个地区分销的货物,选择这样的港口作为中转港可以减少后续运输的复杂性。

对国际海运船跳港及中转港口策略的评测

国际海运船跳港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现象,其原因涵盖了天气、港口拥堵、政治安全和船公司运营策略等多个方面,对于外贸从业者来说,了解这些原因有助于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减少跳港对业务的不利影响。

在跳港时是否选择中转港口的策略方面,这需要综合考虑货物的时效性、费用、港口服务能力以及地理位置和航线覆盖等多方面因素,合理选择中转港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跳港带来的延误和不便,保障货物按时、安全地到达目的地,中转港口的选择也并非易事,需要对不同港口的各项指标进行深入分析和比较。

总体而言,国际海运船跳港是海运行业中不可避免的情况,而选择合适的中转港口策略是应对跳港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外贸从业者需要不断积累经验,密切关注海运市场的动态,灵活运用中转港口策略,以保障供应链的稳定和业务的顺利开展,通过合理的策略选择,在跳港的困境中寻找最优的解决方案,降低运输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The End

声明:本站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内容仅供参考,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不实/侵权问题,请联系zhiqiyun@88.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