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海运选正本提单还是海运电放放货?有何风险?

在国际贸易的广袤海洋中,海运以其大运量、低成本的显著优势,成为了众多货物跨国运输的首选方式,而在海运流程的诸多环节里,放货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它不仅关系到货物的控制权,更与贸易风险紧密相连,国际海运常见的放货方式主要有海运电放和正本提单放货等,每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场景,深入了解这些放货方式,并准确评估其安全性,对于外贸从业者来说是一项必备的技能。

国际海运选正本提单还是海运电放放货?有何风险?

常见国际海运放货方式

正本提单放货

正本提单是承运人签发给托运人的货物收据,也是承运人承诺凭以交付货物的物权凭证,正本提单通常一式三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在货物到达目的港后,收货人必须持全套正本提单中的任意一份,向承运人或其代理换取提货单,进而提取货物,这种放货方式历史悠久,在传统国际贸易中应用广泛,它的最大优势在于其物权属性,托运人在持有正本提单时,就牢牢掌握着货物的控制权,只有在收货人支付货款或满足托运人其他要求后,托运人才会将正本提单背书转让给收货人。

国内某大型家具制造企业向欧洲出口一批实木家具,采用正本提单放货方式,在货物出运后,企业保留正本提单,待欧洲客户付清全部货款后,再将正本提单通过银行或直接邮寄给客户,客户凭借收到的正本提单在目的港顺利提货,这种方式为托运人提供了较强的风险保障,尤其适用于新客户或信用状况不太明确的客户。

正本提单放货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弊端,正本提单的流转需要通过邮寄等方式,这不仅耗费时间,还存在丢失、延误的风险,从国内邮寄正本提单到欧美地区,正常情况下需要3 - 7个工作日,费用在200 - 500元不等,如果遇到快递高峰期或其他意外情况,时间可能会更长,对于一些近洋航线,由于航程较短,货物可能比正本提单先到达目的港,这就导致收货人无法及时提货,可能产生额外的仓储费用等。

海运电放

海运电放是一种新兴的放货方式,它是指托运人向承运人或其代理提交电放保函,声明放弃正本提单,由承运人或其代理向目的港代理发送电放通知,收货人无需出示正本提单,仅凭身份证明即可提货,电放的优势十分明显,首先是速度快,省去了正本提单邮寄的时间,能够有效避免货物到港而提单未到的尴尬局面,极大地提高了货物的流转效率,从中国到日本的近洋航线,航程通常只有2 - 4天,如果采用正本提单放货,很可能出现货物先到港的情况,而电放则可以确保收货人及时提货,电放还能节省邮寄正本提单的费用和时间成本。

海运电放也并非毫无风险,由于收货人无需正本提单即可提货,一旦托运人在收款环节出现问题,比如遇到客户拒付货款等情况,托运人可能面临钱货两空的风险,电放操作对托运人的信用和交易流程的规范性要求较高,如果在电放操作过程中出现信息传递错误等问题,也可能给收货人提货带来麻烦。

其他放货方式

除了上述两种主要的放货方式外,还有一些相对不那么常见的放货方式,比如海运单放货,海运单是一种不可转让的运输单证,它不是物权凭证,收货人无需凭海运单提货,而是仅凭身份证明即可提货,海运单放货的流程简单快捷,类似于电放,但它主要适用于跨国公司内部之间的货物运输或信用良好的长期合作伙伴之间,还有凭副本提单加保函放货的方式,即收货人凭副本提单和保函向承运人提货,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正本提单未到港时收货人提货的问题,但保函的法律效力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存在差异,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海运电放与正本提单放货的安全性对比

物权控制方面

从物权控制的角度来看,正本提单放货无疑具有明显的优势,托运人持有正本提单,就如同握着货物的“钥匙”,只有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将提单转让给收货人,收货人才有权提货,而海运电放则是托运人主动放弃了正本提单的物权控制,一旦电放操作完成,货物的控制权就转移到了收货人手中,托运人对货物的控制能力大大减弱,如果托运人对货款回收存在疑虑,或者与客户的合作关系不够稳固,正本提单放货是更为安全的选择。

操作风险方面

在操作风险上,正本提单放货存在邮寄过程中的丢失、延误风险,以及可能因提单流转不及时导致货物到港无法及时提货等问题,而海运电放虽然避免了这些提单流转方面的风险,但电放操作需要准确、及时地传递信息,一旦信息传递出现错误,比如电放通知发送错误或不及时,可能导致收货人无法顺利提货,甚至引发纠纷,电放保函的法律效力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存在不确定性。

信用风险方面

无论是海运电放还是正本提单放货,都与客户的信用状况密切相关,对于信用良好的客户,两种放货方式都相对安全,但如果客户信用不佳,电放可能会让托运人陷入被动,因为一旦客户拒付货款,托运人很难再对货物进行有效控制,而正本提单放货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托运人的权益,托运人可以通过控制提单来迫使客户付款。

国际海运放货方式主要有正本提单放货、海运电放等多种形式,每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在安全性方面,正本提单放货在物权控制和应对信用风险方面具有较强的保障,但存在操作上的时间和费用成本问题;海运电放则以其快捷高效的特点受到青睐,但在货物控制权和操作风险方面需要谨慎对待,外贸从业者在选择放货方式时,应充分考虑自身的业务需求、客户的信用状况以及贸易合同的具体条款等因素,权衡利弊,做出最为合适的决策,以确保国际贸易业务的顺利开展和自身权益的有效保障。

The End

声明:本站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内容仅供参考,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不实/侵权问题,请联系zhiqiyun@88.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