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物流各环节有哪些风险?企业如何应对?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跨境电商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于国际市场,跨境物流作为连接买卖双方的关键纽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跨境物流环节繁多、涉及面广,面临着诸多风险,深入了解这些风险及其发生环节,对于外贸从业者而言,是保障业务顺利开展、降低损失的关键。
运输前的风险
供应商风险
在跨境物流链条的起始端,供应商起着决定性作用,供应商可能因生产能力不足、原材料短缺等原因,无法按时交付货物,在疫情期间,许多工厂因停工、供应链中断等问题,无法按照约定的时间提供货物,一旦供应商延迟交货,后续的物流安排如订舱、报关等都可能受到影响,导致整个物流计划被打乱,甚至错过销售旺季,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包装风险
合适的包装对于货物在长途运输中的安全至关重要,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货物包装有着不同的标准和要求,如果包装不符合目的国的规定,可能会在清关环节遇到阻碍,欧盟对一些木质包装材料有严格的检疫要求,若未进行正确处理和标识,货物可能会被扣留或退回,包装质量不过关,也容易导致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受损,像一些易碎品,若包装没有足够的缓冲材料,在颠簸的运输途中极易破碎,包装成本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普通货物的简易包装成本可能在每件 1 - 5 元,而对于一些高价值、易碎品的特殊包装,成本可能高达每件 20 - 50 元甚至更高。
运输途中的风险
海运风险
海运是跨境物流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约占全球贸易量的 80% 以上,海运面临着诸多风险,天气因素是海运的一大挑战,台风、暴雨、大雾等恶劣天气可能导致船舶延误、甚至搁浅、沉没等严重事故,每年在太平洋台风季,许多来往亚洲和北美、欧洲的航线都会受到影响,船舶的到港时间可能会延误数天甚至数周,海盗袭击也是海运的潜在风险,尤其是在一些海盗活动频繁的海域,如亚丁湾,虽然近年来国际社会加强了对海盗的打击,但海盗问题仍然存在,一旦货物遭遇海盗抢劫,企业将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海运的时效相对较慢,从中国到美国西海岸的海运时间一般在 13 - 18 天,到欧洲基本港的时间约为 25 - 35 天,海运的价格波动较大,以 20 英尺标准集装箱为例,在正常情况下,从中国到美国西海岸的运费可能在 1000 - 2000 美元,到欧洲基本港的运费约为 1500 - 3000 美元,但在旺季或特殊时期,运费可能会成倍增长。
空运风险
空运以其快速、高效的特点,适用于高价值、时效性强的货物,但空运也并非万无一失,航班延误或取消是常见的风险,这可能是由于机场调度问题、航空公司自身运营问题或者天气原因等,在冬季,欧洲一些机场可能因大雪导致航班大面积延误或取消,货物在装卸过程中也可能出现损坏或丢失的情况,空运的时效较快,从中国到美国的直飞航班一般只需 10 - 15 小时,到欧洲也在 10 - 12 小时左右,空运的价格相对较高,每公斤的运费根据目的地和货物重量等因素,一般在 20 - 50 元不等。
陆运风险
在跨境陆运中,边境口岸的通关效率是一个重要风险点,不同国家的边境政策和通关流程存在差异,可能会导致货物在边境滞留,一些欧洲国家之间虽然实现了申根区的自由流动,但在货物通关时,仍可能因文件不齐、申报不符等问题被海关查验,造成运输延误,陆运过程中的交通事故也会对货物运输产生影响,一旦发生事故,不仅货物可能受损,运输时间也会被严重耽搁。
清关环节的风险
海关政策风险
各国海关政策复杂多变,关税税率、监管要求等可能随时调整,如果企业对目的国的海关政策了解不及时、不准确,可能会导致清关困难,美国对一些电子产品设置了严格的准入标准和关税政策,若企业未能按照要求提供相关认证文件,货物可能会被海关扣留,一些国家还会对特定商品实施反倾销、反补贴措施,这也增加了清关的难度和不确定性。
申报风险
货物申报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清关至关重要,若申报价值过低,可能被海关认定为逃税而面临处罚;申报品名、数量等信息错误,也可能导致清关受阻,曾经有企业在申报货物时,将“服装”误报为“布料”,导致海关查验时发现问题,货物被暂扣,企业不仅需要重新申报,还可能面临罚款。
配送环节的风险
本地物流风险
在目的国的本地物流配送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风险,当地物流服务商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可能出现货物延误、丢失或损坏的情况,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物流基础设施相对薄弱,配送效率较低,货物可能会在运输途中长时间滞留,当地的交通状况、节假日等因素也会影响配送时间,在欧美国家的圣诞节等重大节日期间,物流配送可能会延迟数天甚至一周以上。
客户拒收风险
客户可能因各种原因拒收货物,如货物与订单不符、质量问题、物流延误导致错过销售时机等,一旦客户拒收,货物需要重新处理,可能面临退回国内的高额运费,或者在当地进行降价处理等情况,这都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跨境物流风险贯穿于从运输前的准备到配送环节的各个阶段,涉及供应商、包装、运输方式、清关以及本地配送等多个方面,对于企业来说,充分认识这些风险及其发生环节,提前制定应对策略,如选择可靠的供应商和物流服务商、加强对海关政策的研究、优化货物包装和申报等,才能在跨境物流中降低风险,保障业务的顺利开展,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声明:本站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内容仅供参考,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不实/侵权问题,请联系zhiqiyun@88.com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