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免堆期与免箱期区别?免费时长多久?

2022年9月,我经手的一票出口德国汉堡的家具订单差点栽了跟头,货物到港后,客户因清关文件延误导致提货延迟了12天,等到去堆场提箱时,船公司的账单已经来了:12天的滞箱费(超期使用费)加上8天的堆存费,合计3200美元,客户坚持认为“免费期还没到”,而我们翻出订舱时的确认邮件才发现——当初只注意了船公司标注的“14天免费期”,却没分清这14天是免箱期还是免堆期,这场纠纷最终以我们承担1500美元、客户承担1700美元收场,但也让我彻底明白:海运免堆期和免箱期,从来都不是一回事。

海运免堆期与免箱期区别?免费时长多久?

一、定义撕开“免费期”迷雾:别让码头和船公司“两头收费”

在海运链条中,“免堆期”和“免箱期”是两个极易被混淆的概念,但它们的收费主体、适用场景和超期后果截然不同。

免堆期(Free Demurrage) 指的是货物到港后,在码头堆场(Container Yard)内可以免费存放的时间,超过这个期限,码头会按天收取堆存费(Demurrage Charge),费用归码头或堆场运营商所有,简单说,只要集装箱还“躺”在码头没被提走,就开始计算免堆期。

免箱期(Free Detention) 则是集装箱从码头堆场被提走后,到空箱归还至指定堆场的免费使用时间,超期后,船公司会收取滞箱费(Detention Charge),费用归船公司所有,比如货物提走后放在客户仓库卸货,只要空箱没还,就开始计算免箱期。

举个直观的例子:上海港出口到洛杉矶的40尺高柜,货物到港后5天内提货,属于免堆期内;提货后7天内还箱,属于免箱期内,如果第6天提货,码头会收1天堆存费;提货后第8天还箱,船公司会收1天滞箱费,两者完全独立,可能同时超期,产生“堆存费+滞箱费”的双重成本。

二、免费时长参考:从港口到船公司,这些数据决定你的成本底线

免堆期和免箱期的长短,从来没有统一标准,而是由目的港政策、船公司运力、航线淡旺季共同决定,以下是外贸实操中常见的参考范围,不同场景差异可能达3-5倍:

1. 按港口类型:欧美港口“堆短箱长”,东南亚“堆长箱短”

北美基本港(洛杉矶、长滩、纽约):免堆期普遍较短,通常3-5天(码头拥堵时可能压缩至2天),免箱期稍长,7-10天,比如长滩港因近年码头工人罢工频繁,免堆期常卡5天红线,超期后堆存费高达40-60美元/天(40尺柜)。

欧洲基本港(鹿特丹、汉堡、安特卫普):免堆期5-7天,免箱期10-14天,鹿特丹港为吸引中转货物,对直达货的免堆期可放宽至10天,但需提前向码头申请。

东南亚港口(新加坡、巴生、曼谷):免堆期较长(7-14天),但免箱期短(5-7天),新加坡港作为中转枢纽,堆存资源充足,超期堆存费仅15-25美元/天,而免箱期超期后,马士基等船公司的滞箱费可达30美元/天(20尺柜)。

中国沿海港口(上海、宁波、深圳):出口时免箱期通常7-14天(给工厂装货留足时间),进口时免堆期5-7天,深圳盐田港对跨境电商货物有政策倾斜,免堆期可延长至14天,但需提供电商平台订单凭证。

2. 按船公司:大牌航司“规矩多”,中小航司“弹性大”

中远海运(COSCO):中国出口航线免箱期普遍10-14天(如上海-洛杉矶),进口航线免堆期5-7天,对VIP客户(年出货量超500TEU),可申请免箱期延长至21天,免堆期延长至10天。

马士基(Maersk):全球航线免箱期统一为7-10天,免堆期3-5天,超期费用“阶梯式上涨”——前3天20美元/天(40尺柜),第4天起40美元/天,倒逼客户尽快还箱。

地中海航运(MSC):淡季(1-3月、9-10月)免箱期可放宽至14天,旺季(6-8月、11-12月)压缩至5天,且不接受免堆期延长申请(除非目的港有特殊清关延误证明)。

阳明海运(YML):东南亚航线有明显优势,免箱期14天、免堆期10天,超期费用仅为马士基的60%(20尺柜12美元/天),适合对成本敏感的中小客户。

3. 特殊场景:危险品、超大件的“特殊待遇”

危险品(如锂电池、化工品)因码头堆存资源有限,免堆期通常比普货短2-3天,比如上海港出口危险品到休斯顿,免堆期仅2天,超期堆存费80美元/天;超大件(如机械设备)因提箱需特殊车辆,免箱期可协商延长至21天,但需支付500美元/柜的保证金(还箱后退还)。

三、实战风险与应对:从费用计算到纠纷处理,这些技巧能省50%成本

在外贸实操中,“免堆期+免箱期”的超期成本可能占整票运费的10%-30%,甚至超过货物本身利润,以下是我总结的3类高频场景及应对策略:

1. 费用计算:别让“模糊报价”坑了你

客户常问“到港后能免费放多久”,这时不能简单说“14天”,而要拆分清楚,比如给美国客户报价时,需明确:“洛杉矶港免堆期5天,免箱期7天,超期堆存费45美元/天(40尺柜),滞箱费35美元/天,建议清关文件提前3天到港。”

案例:2023年4月,我们出一票宁波到汉堡的纺织品(40尺柜,运费2800美元),客户因清关延误导致:

- 免堆期超期3天(汉堡港免堆期5天):3天×30美元/天=90美元

- 免箱期超期5天(马士基免箱期10天):5天×35美元/天=175美元

合计超期费265美元,占运费的9.5%,若提前提醒客户“清关文件需在到港前2天提交”,本可避免。

延长申请:3个技巧提高通过率

当客户明确需要延迟提货时,提前申请延长免堆期或免箱期是关键,成功率取决于“时机+理由+关系”:

时机:至少在免期到期前3天申请,船公司/码头需要时间审批(旺季可能延迟),比如周一到期,上周五就要提交申请。

理由:用“不可抗力”比“客户没空”更有效,目的港清关行因系统故障延误文件审核”(附清关行证明),比“客户仓库没位置”更容易获批。

关系:通过货代向船公司申请,比直接联系船公司更高效,我们合作的货代与中远海运有协议,每月可免费延长2票免箱期(最长5天),省去150-250美元/柜成本。

3. 纠纷处理:超期费不是“铁板一块”,30%-50%可协商减免

即便超期费产生,也未必全额支付,去年出德国汉堡的家具订单,客户超期12天产生3200美元费用,我们通过3步谈判减免了1500美元:

1、拆分费用:堆存费12天×30美元=360美元(码头收取,难减免),滞箱费12天×35美元=420美元(船公司收取,可协商);

2、提供证明:提交客户与清关行的邮件记录,证明延误因清关行失误(非客户故意拖延);

3、引用协议:指出与马士基的年度合作协议中“不可抗力延误可减免50%滞箱费”条款,最终船公司同意减免210美元滞箱费,客户承担剩余部分。

海运免堆期和免箱期是一回事吗?答案是否定的。 免堆期是码头的“存放免费期”,免箱期是船公司的“用箱免费期”,两者独立计算、分别收费,可能同时超期产生双重成本。

免堆期和免箱期一般能免费多久? 综合全球主要港口和船公司数据,免堆期普遍为3-7天(欧美短、东南亚长),免箱期为5-14天(船公司差异大),具体需在订舱前向货代确认3个信息:“目的港免堆期几天?免箱期几天?超期费标准是多少?”

对中小外贸企业的建议:

1、提前锁定免期:在PI中注明“目的港免堆期X天、免箱期Y天,超期费用由买方承担”,避免事后扯皮;

2、分航线管理:北美线预留5天清关缓冲期,欧洲线关注码头罢工预警,东南亚线优先选阳明、万海等“长免箱期”船公司;

3、善用第三方工具:通过船公司官网(如中远海运e航网)或货代系统实时查询免期剩余天数,避免“超期后才发现”。

在外贸利润越来越薄的今天,省下的每一笔超期费,都是实实在在的净利润,把免堆期和免箱期吃透,你就已经赢过了80%的同行。

The End

声明:本站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内容仅供参考,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不实/侵权问题,请联系zhiqiyun@88.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