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海运提货流程步骤有哪些?
一、核心前提:获取提单并确认信息
提单(Bill of Lading, B/L)是提货的“凭证”,需先确保提单类型正确、信息无误。
1. 提单的类型(影响提货方式)
正本提单(Original B/L):纸质正本,需发货人邮寄给收货人,提货时需出示正本(通常3正3副,凭1正即可提货)。
电放提单(Telex Release B/L):无纸质正本,发货人通过船公司/货代发送“电放通知”(邮件或PDF),收货人凭电放通知+身份证明换单。
海运单(Sea Waybill, SWB):类似“记名提单”,无需正本,收货人凭身份证明+海运单复印件即可提货(仅适用于信任的贸易伙伴)。
2. 确认提单信息(避免后续麻烦)
收到提单后,务必核对以下信息(错误可能导致无法清关或提货):
收货人(Consignee):名称需与营业执照/进口权资质完全一致(如为“TO ORDER”或“凭指示提单”,需先背书转让给实际收货人)。
通知人(Notify Party):需能联系到收货人(通常为进口代理或实际收货人)。
商品信息:品名、HS编码、件数、重量、体积(件重尺)需与实际货物及清关文件一致。
提单号、船名、航次:需与到货通知一致。
二、货物到港前:提前准备(避免延误)
货物到港前3-7天,船公司或货代(发货人委托的)会发送到货通知(Arrival Notice)包括:船名、航次、提单号、到港日期、堆场/码头位置、免费堆存期(通常3-7天,超期产生滞港费)。
需提前准备的文件(根据贸易方式和商品类型调整):
- 提单(正本/电放通知/海运单);
- 商业发票(Invoice)、装箱单(Packing List)、贸易合同(Contract);
- 报关委托书(需加盖公章,委托报关行时提供);
- 特殊文件(如有):原产地证(如Form A/FORM E,可享关税优惠)、熏蒸证(木质包装)、3C认证(机电产品)、进口许可证(管制商品)等;
- 企业资质文件:营业执照、进出口权备案登记表(或代理报关委托书,如无进出口权需委托有资质的公司代理进口)。
三、换单:用提单换取“提货单”(D/O)
提单≠提货单,需先通过提单换取提货单(Delivery Order, D/O),才能到码头/堆场提货,换单是核心环节,需根据提单类型找对应代理操作。
**1. 换单对象:看提单类型
船公司提单(MBL):找船公司或其代理(船代)换单(如中远海运、马士基等船公司在目的港有指定代理)。
货代提单(HBL):找签发HBL的货代或其目的港代理换单(需提前联系发货人确认货代在目的港的代理信息)。
**2. 换单材料及流程
正本提单换单:携带正本提单(1份)、收货人身份证明(营业执照复印件+公章)、换单委托书(如有代理),到对应代理处提交,支付换单费(通常几百元),领取D/O。
电放提单换单:凭电放通知(邮件/PDF)、收货人身份证明、电放保函(船公司可能要求),到代理处换D/O(无需邮寄正本,效率更高)。
四、进口清关:向海关申报并完成监管
换单后需办理进口清关(海关对货物合法性、税费的审核),可自行报关(需有进出口权)或委托报关行代理(推荐,专业高效)。
**1. 清关申报流程
提交文件:将提单(或D/O)、发票、装箱单、合同、报关委托书、特殊文件等提交给海关(通过“单一窗口”系统线上申报)。
商品编码(HS编码)确认:HS编码决定税率、监管条件(如是否需要商检、许可证),需提前与报关行确认(错误可能导致归类不符,面临罚款或退运)。
海关审单:海关系统审核文件,若信息一致(如货值、数量与申报匹配),进入下一步;若有疑问,会发送“查验通知”或“补充文件要求”。
**2. 缴纳税费/海关查验
税费缴纳:海关审核通过后生成“税费单”(关税+增值税,部分商品有消费税),需在15天内通过“单一窗口”或银行缴纳(逾期产生滞纳金,按日0.05%计算)。
海关查验:约5%-10%概率触发(如申报货值异常、敏感商品等),需配合海关到码头/仓库开箱查验,提供货物说明(如品牌、用途等),查验无误后海关签发“放行单”。
五、提取货物:凭放行单+提货单提货
清关完成并放行后,即可凭海关放行单+提货单(D/O) 到码头/堆场提取货物。
**1. 整箱货(FCL)提货
- 到船公司指定堆场,凭D/O和放行单办理“提箱手续”,支付码头操作费(THC)、提箱费等;
- 安排卡车(需有集装箱运输资质)将整箱提走,注意免费箱期(通常船公司提供7-14天免费使用期,超期产生滞箱费,按天计费)。
**2. 拼箱货(LCL)提货
- 货物由货代统一拆箱后存放在指定仓库(拼箱货需先拆箱再分货),凭D/O和放行单到仓库办理提货,支付拆箱费、仓储费(若超免费仓储期);
- 核对货物件数、包装是否完好(如有破损/短少,当场让仓库出具“货物残损单”,后续向船公司/货代索赔)。
六、后续事项:避免额外费用+风险处理
及时还箱(整箱货):集装箱提走后,需在免费箱期内将空箱还到船公司指定堆场,避免滞箱费(部分船公司滞箱费第15天起翻倍)。
核对货物并索赔:提货后24小时内核对货物数量、品质,若发现短少/破损,立即联系船公司/货代,提交理货单、破损照片、提单复印件等索赔(通常索赔时效为到货后3天内)。
保存文件:保留报关单、提单、税费凭证、发票等,用于财务记账、外汇核销(如需)及后续审计。
**关键注意事项
1、避免滞港/滞箱费:货物到港后尽快换单、清关,免费堆存期(码头)和免费箱期(集装箱)通常较短(3-14天),超期费用高昂(部分港口每天数百元)。
2、提单丢失处理:若正本提单丢失,需向船公司提交保函(承诺承担风险),并可能缴纳货值1-3倍保证金,才能换取D/O(后续需登报声明提单作废)。
3、敏感商品提前确认:如食品、化妆品、电子产品等需提前确认监管要求(如是否需商检、进口许可证),避免因文件不全导致清关延误。
获取提单→接到货通知→换单(提单→D/O)→清关申报→缴税/查验→放行→提货→还箱/核对货物。
按此流程操作,可高效完成国际海运提货,减少延误和额外成本。
声明:本站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内容仅供参考,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不实/侵权问题,请联系zhiqiyun@88.com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