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雷埃夫斯港凭何成中国合作一带一路地中海枢纽?

**一、地理位置与战略地位

比雷埃夫斯港地处希腊东南部,位于首都雅典西南约12公里的比雷埃夫斯市,濒临爱琴海萨罗尼克湾(Saronic Gulf),紧邻地中海东部航线要道,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比雷埃夫斯港凭何成中国合作一带一路地中海枢纽?

区域枢纽:北接巴尔干半岛,南望地中海东部及北非,东连黑海与中东,西通欧洲腹地,是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海上十字路口”。

交通联动:通过铁路、公路与雅典及希腊全国路网无缝衔接,可快速辐射中东欧、南欧及黑海地区,是中欧陆海快线(China-Europe Land-Sea Express Line)的南端起点。

**二、历史与发展历程

比雷埃夫斯港的历史可追溯至古希腊时期,公元前5世纪已成为雅典海军基地,是古希腊文明的重要 maritime(海洋)象征,近代以来,港口经历多次扩建:

20世纪:逐步发展为商业港口,但设施老化、效率较低问题突出。

21世纪转型:2008年,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中远海运)通过特许经营模式参与港口2号、3号集装箱码头运营;2016年,中远海运以3.68亿欧元收购比雷埃夫斯港务局(PPA)67%股权,获得35年特许经营权(至2051年),开启大规模现代化改造。

三、中国合作与“一带一路”旗舰地位

比雷埃夫斯港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希腊“比雷埃夫斯发展计划”对接的典范项目,被誉为“中欧陆海快线的桥头堡”:

投资与升级:中远海运累计投资超10亿欧元,升级码头设备(引入自动化集装箱吊桥、深水泊位),提升作业效率(集装箱装卸效率从2008年的每小时25箱提升至2023年的每小时40箱以上)。

吞吐量跃升:2008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仅88万TEU,2022年达540万TEU,跃居地中海第三大集装箱港(仅次于西班牙阿尔赫西拉斯港、意大利焦亚陶罗港),全球排名从第93位升至第36位(2023年数据)。

就业与经济:直接创造超3000个就业岗位,间接带动希腊相关产业(物流、贸易、船舶维修)就业超1万人,对希腊GDP贡献率达1.5%(2022年数据)。

**四、功能与设施

作为综合性港口,比雷埃夫斯港涵盖多元业务:

集装箱业务:拥有3个专业化集装箱码头(1号、2号、3号),码头总长约3.5公里,最大水深18米,可停靠24000TEU级超大型集装箱船(如马士基“Triple E”级),航线覆盖全球主要港口(欧洲、亚洲、非洲、美洲)。

散货与杂货:处理粮食、矿产、钢材等大宗货物,年散货吞吐量超2000万吨。

邮轮母港:地中海顶级邮轮枢纽之一,2019年接待邮轮游客超400万人次(疫情前数据),拥有现代化客运码头和旅游服务设施。

修船与船舶服务:具备船舶维修、加油、补给能力,是地中海重要的船舶后勤基地。

**五、国际影响

比雷埃夫斯港不仅是希腊经济的“增长引擎”,更成为中欧贸易的关键通道:

中欧贸易捷径:通过港口转运的中国货物(家电、机械、电子产品等)可经铁路15天内抵达匈牙利布达佩斯,比传统海运(经鹿特丹港转陆运)缩短约10天。

区域合作标杆:为地中海港口合作提供范例,吸引欧盟、中东等多方投资,推动希腊成为东南欧物流中心。

比雷埃夫斯港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中国资本的深度参与及“一带一路”的战略加持,已从区域港口升级为全球海运网络的核心节点,既是希腊的“国家名片”,也是中欧务实合作的象征。

The End

声明:本站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内容仅供参考,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不实/侵权问题,请联系zhiqiyun@88.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