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柜原因有哪些?费用由谁承担?
**一、甩柜的定义
甩柜(英文通常称为“Container Roll-over”或“Roll-over”),指船公司、货代或港口操作中,因舱位不足、船舶调度、货物问题等原因,已订舱的集装箱(货物)被从原定船舶的配载计划中“剔除”,未能随船出运,导致货物滞留的现象,甩柜本质是海运物流中“舱位资源与实际需求不匹配”或“操作异常”的结果。
**二、甩柜的常见原因
甩柜的核心原因可分为“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直接影响后续费用的责任归属:
1、船公司原因(最常见):
- 舱位超售:船公司为提高装载率,超额接受订舱,实际装船时舱位不足,优先保障高运费货物,低价或普通货物被甩柜;
- 船舶调度问题:船舶延误、航线调整、临时减载(如为赶船期减少部分舱位)等。
2、货代原因:
- 订舱失误:货代未及时确认舱位、虚报货物信息(如重量、体积)导致无法装载;
- 操作疏漏:未及时提交提单补料、舱单信息错误等。
3、货主原因:
- 货物未按时到港、报关文件不齐(如提单、发票、装箱单等缺失);
- 货物超重、超尺寸未提前申报(如超限集装箱需特殊装载,未沟通导致无法配载)。
4、不可抗力:
- 恶劣天气(如台风、海啸)、港口罢工、疫情管控等导致船舶无法靠泊或需紧急减载。
**三、甩柜的费用谁承担?
甩柜的费用承担需根据“责任方”划分,核心原则是“谁过错,谁承担”,具体如下:
**1. 船公司原因导致的甩柜
直接费用:通常由船公司承担,包括:
- 免费提供下一班船的舱位(无需额外支付订舱费);
- 改配费(若船公司主动安排下一班船,通常免改配费)。
间接损失:船公司一般不承担,需货主自行处理,
- 货物滞留导致的仓储延长费、滞港费(部分港口对甩柜货物提供短期免费仓储,但超期后需货主承担);
- 货主因延迟交货产生的违约金(如对下游客户的赔偿)、市场价格波动损失等(需通过合同条款或法律途径索赔,难度较高)。
**2. 货代原因导致的甩柜
- 若货代因订舱失误、操作疏漏等责任导致甩柜,需承担全部直接费用,包括:
- 改配下一班船的舱位费、改单费(如提单、舱单修改);
- 货物滞留期间的仓储费、滞港费(若因货代延误导致超期);
- 货主的直接损失(如重新报关费、短途运输费等,需根据合同约定协商)。
**3. 货主原因导致的甩柜
- 若因货主未按时交货、文件不齐、货物信息不符等问题导致无法装载,所有费用由货主自行承担,包括:
- 滞港费(港口对未及时提离的货物按天收取,通常USD50-200/柜/天);
- 仓储费(货物滞留码头或堆场的存储费,与滞港费类似,部分港口两者合并计算);
- 改单费(如修改报关单、提单信息,约USD100-500/票);
- 重新订舱费(若需更换船公司或货代,新舱位费可能因市场波动上涨)。
**4. 不可抗力导致的甩柜
- 因恶劣天气、罢工等不可抗力因素,通常双方免责,费用需“协商分摊”,
- 船公司可能免费提供下一班舱位,但仓储费、滞港费需货主承担;
- 具体以运输合同(如提单条款、订舱协议)中的“不可抗力条款”为准,一般约定“各自承担直接损失”。
**四、甩柜的费用一般是多少?
甩柜的费用金额因“费用类型”“港口”“滞留时间”差异较大,以下为常见费用的大致范围(以主流港口为例,单位:美元/柜或美元/票):
**1. 直接费用(单次甩柜)
改单费:USD100-500/票(修改提单、舱单、报关单等文件,视复杂程度而定);
改配费:USD200-1000/柜(若需更换船公司或货代,新舱位费可能高于原价格,旺季可能翻倍);
滞港费/仓储费:USD50-200/柜/天(普通集装箱,超期后按天收取,港口越繁忙费用越高,如上海港、洛杉矶港可能达USD100-150/天,偏远港口较低)。
**2. 间接费用(长期滞留)
若货物滞留超过1周,费用可能显著增加:
- 一个20GP集装箱在上海港滞留10天,滞港费约USD100/天×10天=USD1000;改配费USD500,总费用约USD1500-2000。
- 若涉及超大型集装箱(如40HQ高柜)或危险品,费用更高(危险品仓储需特殊场地,费用可达USD200-300/天)。
甩柜的核心是“货物未按计划出运”,费用承担需明确责任方(船公司、货代、货主或不可抗力),金额从数百到数千美元不等,具体取决于滞留时间、港口政策及货物类型,货主在实际操作中,需提前与船公司、货代明确订舱条款,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甩柜风险;若发生甩柜,需第一时间确认责任方,通过合同或协商减少损失。
声明:本站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内容仅供参考,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不实/侵权问题,请联系zhiqiyun@88.com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