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出口关键节点时间顺序是怎样的?

一、开舱(Open Cargo/Opening Date)

海运出口关键节点时间顺序是怎样的?

定义:船公司或货代开始接受货物订舱、允许货物入仓/入港的起始时间。

作用:标志着该航次的货物接收正式启动,货主/货代需在此时间后安排货物进仓、订舱。

时间节点

- 通常在船开前5-15天,具体取决于航线和船公司:

近洋航线(如东南亚、日韩):船开前5-7天(航程短,周转快);

远洋航线(如欧美、中东):船开前10-15天(航程长,需预留更多操作时间);

旺季/爆仓期:船公司可能缩短开舱时间(如船开前3-5天),避免货物积压;

淡季:开舱时间可能提前(如船开前2周),方便货主提前规划。

二、截补料(SI Cut-off/Shipping Instruction Cut-off)

定义:向船公司提交提单补料(货物及收发货人详细信息)的截止时间,用于船公司制作提单(B/L)。

作用:确保提单信息准确,避免后续改单产生费用(如改港、改收货人等)。

时间节点

- 通常在船开前2-4天,且早于截关1-2天(需给船公司预留提单录入时间)。

- 举例:若船开日为周五,截补料可能在周二或周三(船开前3-2天)。

特殊情况

- 直达船 vs 中转船:中转船因需协调二程船信息,截补料可能更早;

- 信用证条款:若提单需显示特定信息(如信用证号、唛头),需提前确认补料内容,避免延误。

三、截关(Closing Time/Cut-off Time)

定义:货物完成海关申报(报关)的截止时间,逾期未完成报关的货物将无法装船。

作用:海关对出口货物的监管节点,确保货物合规出运。

时间节点

- 通常在船开前1-2天,具体由港口和船公司共同决定:

近洋航线:船开前1天(如船开周五,截关周四中午);

远洋航线:船开前1.5-2天(如船开周日,截关周五下午);

特殊港口:部分港口(如深圳盐田、上海洋山)实行“先报关后入港”,截关时间需早于货物入港时间。

四、截放行条(Release Note Cut-off)

定义:海关放行后,需将“放行条”(海关出具的放行凭证)提交给船公司/码头的截止时间,逾期船公司将拒绝装船。

作用:最终确认货物已通过海关监管,允许装载上船。

时间节点

- 通常与截关时间紧密衔接,一般在截关当天的14:00-18:00(即截关后2-4小时内),具体取决于港口效率:

- 若截关在周三12:00,截放行条可能在周三16:00前;

- 部分港口(如广州南沙)实行“截关=截放行条”,即报关和放行需在同一时间点前完成。

**五、时间顺序与典型案例

以“船开日为周五”的东南亚航线为例(简化版):

节点 时间(相对船开日) 具体操作举例
开舱 船开前7天(周一) 开始接受订舱,货物可入仓/入港
截补料 船开前4天(周二) 提交提单信息(收发货人、品名等)
截关 船开前2天(周三) 完成海关申报
截放行条 船开前2天(周三16:00) 向船公司提交海关放行条
船开 周五 货物装船离港

**六、注意事项

1、港口/航线差异

- 欧美线:因需ENS/AMS舱单申报(截单时间更早,通常船开前48小时),截补料可能比截关早3-5天;

- 中东/印巴线:部分港口要求“先报关后入港”,截港(货物进码头截止时间)需早于截关1天。

2、旺季风险:旺季(如圣诞前、广交会后)船公司可能压缩时间(如截补料提前至船开前5天),需提前与船公司确认。

3、延误后果:未按时完成某节点(如超截补料),货物可能被甩柜,需改配下一班船,产生改单费、仓租柜租等额外成本。

核心顺序:开舱 → 截补料 → 截关 → 截放行条 → 船开,实际操作中需以船公司“船期表”为准,提前3-5天与货代/船公司确认具体时间,避免因信息滞后导致货物延误。

The End

声明:本站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内容仅供参考,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不实/侵权问题,请联系zhiqiyun@88.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