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截单、截港、截关有何区别?顺序是怎样的?

**一、基本定义

1. 截单(SI Cut-off / Shipping Instruction Cut-off)

海运截单、截港、截关有何区别?顺序是怎样的?

含义:全称“提单补料截止时间”,指发货人需向船公司或货代提交完整、准确提单信息的截止时间。

核心信息:包括收发货人信息(如公司名称、地址、联系方式)、货物详情(品名、HS编码、件重尺)、唛头、提单类型(正本/电放)等。

英文:SI Deadline(SI=Shipping Instructions,提单补料)。

2. 截港(CY Cut-off / Gate In Cut-off)

含义:全称“重箱进港截止时间”,指装载货物的集装箱(重箱)必须在该时间前进入指定码头堆场(CY=Container Yard)的截止时间。

核心操作:货物完成装箱后,需通过拖车将重箱运至码头,码头闸口在截港时间后停止接收该船次的重箱。

英文:Gate In Cut-off(重箱进闸截止)、Closing Time(港口关闸时间)。

3. 截关(Customs Clearance Cut-off)

含义:全称“海关申报截止时间”,指货物需在该时间前完成海关申报并获得放行的截止时间。

核心操作:发货人需向海关提交报关单、发票、装箱单等文件,海关审核通过后放行,货物才能安排装船。

英文:Customs Release Cut-off(海关放行截止)。

**二、关键区别

维度截单(SI Cut-off)截港(Gate In Cut-off)截关(Customs Clearance Cut-off)
性质 文件信息截止(单据层面) 货物进港截止(物流操作层面) 海关申报截止(监管层面)
核心对象 提单信息(收发货人、货描等) 实体货物(重箱进码头) 海关申报状态(需完成放行)
管理主体 船公司/货代(控制提单信息) 码头/堆场(控制货物入闸) 海关+船公司(海关审核,船公司等放行)
未按时后果 产生改单费、提单延误 货物无法进港,需延下一水船 海关未放行,货物滞留码头

**三、操作顺序与逻辑关系

正常海运流程中,三者的时间顺序通常为:截单 → 截港 → 截关 → 装船,具体逻辑如下:

1、先截单:提单信息需提前确认(如收发货人、货描),否则船公司无法生成舱单、安排提单制作,因此截单通常最早(部分船公司允许截单略晚于截港,但需申请“SI Late Acceptance”)。

2、再截港:货物需先进入码头堆场,才能进行后续的海关查验、装船计划,因此截港时间晚于截单,但早于截关。

3、最后截关:货物进港后,海关需根据舱单、报关文件审核放行,只有放行后船公司才会安排装船,因此截关是装船前的最后一道监管关卡。

**四、注意事项

港口差异:部分港口(如东南亚小型港口)可能将“截港”和“截关”合并为同一时间,称为“截关截港时间”,但本质仍是“货物进港+海关放行”两个环节的截止。

特殊情况:若遇海关查验、货物超重/尺寸异常等问题,可能导致截关延误,需提前预留1-2天缓冲时间。

费用风险:错过任何一个节点,均可能产生改单费、堆存费、舱租费等额外成本,甚至导致船期延误。

截单:“文件关”——提单信息别填错,超时改单要花钱;

截港:“货物关”——箱子及时送码头,晚了码头不让进;

截关:“海关关”——报关放行要赶早,不然船开走你留下。

三者环环相扣,需提前规划,避免因某一环节延误导致整票货物无法按时出运。

The End

声明:本站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内容仅供参考,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不实/侵权问题,请联系zhiqiyun@88.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