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贸易清关,灰色与白色清关有何区别?

在中俄贸易中,“清关”是影响货物顺利入境、企业合规经营的核心环节,俄罗斯的清关体系因历史、政策等原因,长期存在“灰色清关”与“白色清关”两种模式,前者曾因短期成本优势被部分企业采用,但伴随俄罗斯海关改革和合规要求提升,后者已成为主流趋势,本文将从定义、操作、风险、历史背景及现状等方面,全面解析两者的差异与影响,为对俄贸易企业提供参考。

一、核心概念:什么是灰色清关与白色清关?

中俄贸易清关,灰色与白色清关有何区别?

1.灰色清关(Серый таможенный декларирование)

定义:指通过非正规渠道、违反俄罗斯海关法规的方式完成货物通关,核心特征是“不规范申报、规避税费、缺乏合法文件”。

本质:利用俄罗斯海关体系漏洞(如历史上的高关税、复杂流程、官僚腐败等),通过第三方“清关公司”(таможенные брокеры)以“包税”“低报货值”“伪造文件”等手段,绕过正规申报流程,降低短期成本。

典型操作方式

包税代理:企业将货物交给当地“清关公司”,支付一笔固定费用(通常按货物重量或体积计算),由其“全权处理”通关,企业不参与申报过程,也不掌握具体的报关文件(如海关申报单、税单等)。

低报/瞒报货值:清关公司为降低税费,故意低报货物价值或隐瞒部分货物,导致申报信息与实际不符。

伪造文件:使用虚假的原产地证明、商业发票、质检文件等,规避海关监管。

“甩柜”风险:部分清关公司甚至通过非法手段(如行贿海关人员)将货物“快速放行”,但货物权属不明确,后续无法证明合法进口。

2.白色清关(Белый таможенный декларирование)

定义:指严格遵循俄罗斯《海关法典》及相关法规,通过正规流程完成货物申报、缴纳税费、获取全部合法文件的通关方式,核心是“合规、透明、可追溯”。

本质:企业需向海关如实申报货物信息(品名、数量、价值、原产地等),缴纳法定关税和增值税,通过海关查验后,获得全套合法文件(如海关申报单《Таможенная декларация》、税单《Платежный документ》、货物放行单《Разрешение на выпуска》等),确保货物权属清晰、可追溯。

核心流程

1、文件准备:企业需提供真实的商业发票、装箱单、原产地证明、质检证书(如涉及食品、药品等特殊品类)、合同等文件。

2、正规申报:通过有资质的海关代理(持俄罗斯海关总署认证的报关行)向海关提交电子申报单,如实填写货物信息。

3、税费缴纳:根据货物HS编码(海关商品编码)对应的关税税率(0%-30%不等,部分商品因中俄自贸协定可享优惠税率)和增值税(通常20%),缴纳税费。

4、海关查验:海关对货物进行抽查(如核对货值、品名、数量是否与申报一致),查验通过后放行。

5、文件获取:企业获得海关出具的全套通关文件,作为货物合法进口的凭证,可用于后续销售、维权、退税等。

二、历史背景:灰色清关为何曾“盛行”?

灰色清关的兴起与俄罗斯转型期的海关体系缺陷直接相关:

高关税与复杂流程: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为保护本土产业,长期实行高关税(部分商品关税超30%)和繁琐的通关流程(需提交数十种文件,审批周期长达数周),正规清关成本极高。

官僚腐败与监管漏洞:2000年前,俄罗斯海关系统腐败严重,部分官员与清关公司勾结,通过“付费放行”获利,为灰色清关提供了土壤。

中俄贸易早期需求: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中俄民间贸易以小商品(如服装、家电、日用品)为主,企业利润薄、对俄法律不熟悉,倾向于选择低成本的灰色清关“快速通关”。

据统计,21世纪初,通过灰色清关进入俄罗斯的中国商品占比一度超过60%,尤其集中在轻工业、电子产品等领域。

三、核心区别:灰色清关vs白色清关,企业该如何选择?

对比维度灰色清关白色清关
合法性 非法,违反俄罗斯海关法及刑法 合法,完全符合俄罗斯法律法规
成本结构 短期成本低(仅支付“包税费”),无透明账单 成本高(需缴纳全额关税+增值税+代理服务费),但税费透明可追溯
文件完整性 无正规海关申报单、税单,货物权属不明确 获得全套合法文件(申报单、税单等),权属清晰
风险等级 极高(货物被扣、罚款、刑事责任) 低(合规申报,仅需应对正常海关查验)
长期可持续性 不可持续(俄罗斯打击力度加大) 可持续(符合国际贸易合规趋势)
适用场景 短期“投机性”贸易(如小批量、低价值商品) 长期合规贸易(尤其是品牌商品、高价值货物、需进入正规渠道销售的商品)

四、灰色清关的“致命风险”:为何不能碰?

尽管灰色清关短期成本低,但风险贯穿贸易全链条,且后果往往不可逆:

**货物被扣,血本无归

俄罗斯海关对灰色清关的打击从未停止,尤其是2012年加入WTO后,逐步建立了电子申报系统(如《Таможенная декларация в электронном виде》)和风险预警机制,可通过大数据比对发现低报、瞒报等异常申报,一旦被查实,货物将被立即扣押,企业需缴纳高额罚款(通常为货物实际价值的2-5倍)才能赎回,部分情况下直接没收。

案例:2009年,俄罗斯海关在莫斯科“艾米拉”仓库查获约2000个集装箱的中国鞋类商品,价值超1亿美元,全部以“灰色清关、文件伪造”为由没收,涉及数百家中企,多数企业因无法提供合法文件而无法维权。

**权属不清,无法正常销售

灰色清关的货物缺乏海关出具的合法申报单(Таможенная декларация),意味着在俄罗斯法律上不被视为“合法进口商品”,下游经销商不敢采购(担心被牵连),商场、电商平台(如Ozon、Wildberries)也拒绝入驻(要求提供进口合规文件),货物只能通过地摊、黑市等非正规渠道低价甩卖,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

3.法律追责,企业主面临刑事责任

根据俄罗斯《刑法》第169条(“走私”)和第194条(“逃税”),灰色清关涉及“故意规避海关监管、逃缴税费”,企业负责人可能面临罚款(最高500万卢布)、有期徒刑(最高7年),甚至被列入俄罗斯“黑名单”,终身禁止入境。

**无法享受政策红利

俄罗斯对正规进口商品提供多项优惠(如部分商品关税减免、增值税退税等),而灰色清关货物因无合法税单,无法申请退税,也无法参与政府采购、大型项目招标等正规市场活动。

五、白色清关的“长期价值”:合规才是生存之道

尽管白色清关成本高于灰色清关(税费+代理服务费通常占货值的15%-30%),但其核心优势在于“安全、合规、可持续”,尤其适合长期深耕俄罗斯市场的企业:

**货物安全有保障

正规申报的货物在海关系统中有完整记录,即使被抽查,也可通过合法文件证明合规性,避免被扣风险。

2.权属清晰,可进入主流渠道

凭借海关申报单和税单,货物可合法进入俄罗斯商超、电商平台、品牌连锁店等主流销售渠道,提升品牌形象和利润空间,中国家电品牌海尔、小米通过白色清关进入俄罗斯,2023年市场份额分别达12%和8%,远高于通过灰色清关销售的中小品牌。

**政策支持与风险对冲

俄罗斯为吸引正规投资,对白色清关商品提供便利:

关税减免:中俄自贸协定框架下,超5000种商品享受零关税或低关税(如纺织品关税从15%降至5%);

增值税退税:企业可凭税单向俄罗斯税务机关申请增值税退税(通常20%的增值税可退还15%-18%);

绿色通道:AEO认证企业(经认证的经营者)可享受优先查验、简化流程等便利。

**规避长期法律风险

合规经营可避免海关处罚和刑事责任,保障企业主和员工的人身安全,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六、现状与趋势:俄罗斯严打灰色清关,白色清关成唯一选择

近年来,俄罗斯通过三大举措彻底挤压灰色清关空间:

**海关体系改革

电子申报全覆盖:2018年起,俄罗斯海关全面推行“单一窗口”电子申报系统(《Единый портал таможенного контроля》),所有报关数据接入中央数据库,人工干预空间大幅减少,低报、瞒报等行为易被系统自动识别。

风险预警升级:通过大数据分析(如比对国际市场价格、企业历史申报记录),对“异常低价申报”“高频次小额申报”等行为自动标记,触发100%查验。

**法律严惩力度加大

2020年修订的《海关法典》明确:灰色清关货物没收后,企业无权申诉;清关公司若协助非法通关,将被吊销资质并追究刑事责任,2023年,俄罗斯海关查处灰色清关案件同比增长40%,罚款总额超120亿卢布。

**中俄合作深化

中俄签署《海关合作与行政互助协定》,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中国海关协助俄罗斯核查出口商品的真实货值、原产地等信息,从源头遏制灰色清关。

七、企业对俄贸易建议:如何做好白色清关?

对计划或已开展对俄贸易的企业,白色清关是唯一合规路径,具体操作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正规清关代理

必须委托俄罗斯海关总署认证的报关行(持有《Таможенная лицензия》),避免轻信“低价包税”的非正规代理(多为灰色清关渠道),可通过俄罗斯海关官网([www.customs.ru](http://www.customs.ru))查询代理资质。

**如实申报,不抱侥幸心理

严格按照货物实际价值、品名申报,避免“低报货值”——俄罗斯海关会通过国际数据库(如联合国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比对同类商品价格,异常申报极易触发查验。

**提前准备文件

根据货物品类准备完整文件:普通商品需商业发票、装箱单、合同;食品需卫生证书(Сертификат гигиены);电子产品需GOST认证(俄罗斯强制认证);品牌商品需商标注册证等。

**利用政策降低成本

关税筹划:通过中俄自贸协定、欧亚经济联盟(ЕАЭС)关税优惠,申请目标商品的关税减免;

增值税退税:正规企业可凭税单向俄罗斯税务机关申请增值税退税(周期约3-6个月),降低实际成本。

灰色清关曾是俄罗斯海关体系不完善时期的“特殊产物”,但随着俄罗斯加入WTO、海关改革深化及合规要求提升,其生存空间已被彻底挤压,对中国企业而言,对俄贸易的长期成功,绝不能依赖短期的“成本投机”,而应建立在“合规经营、透明申报”的基础上——白色清关虽需付出更高的短期成本,却是保障货物安全、进入主流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

正如俄罗斯海关总署官员所言:“灰色清关的时代已经结束,只有合规者才能在俄罗斯市场立足。”

核心结论:灰色清关=“短期省钱,长期赔钱”;白色清关=“短期投入,长期收益”,对俄贸易企业需尽快摒弃侥幸心理,拥抱合规,才能在中俄经贸合作的深化中把握机遇。

The End

声明:本站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内容仅供参考,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不实/侵权问题,请联系zhiqiyun@88.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