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A进口产品合规需哪些流程?有什么要求?
**一、FDA监管产品范围
需遵守FDA规定的主要产品类别包括:
食品:人类食品(含饮料、膳食补充剂)、宠物食品、动物饲料;
药品:处方药、非处方药(OTC)、生物制品(疫苗、血液制品);
医疗器械:按风险等级分I类(低风险,如创可贴)、II类(中风险,如血糖仪)、III类(高风险,如心脏起搏器);
化妆品:护肤品、彩妆、香水等;
兽药:动物药品、饲料添加剂;
烟草制品:香烟、电子烟等;
辐射发射产品:微波炉、X光机等。
**二、进口前核心准备
**企业注册与产品列名
强制要求:国外生产企业(含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等)必须在FDA注册,进口商也需注册(部分品类)。
食品企业:需通过FDA的FSMA(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注册系统([FDA Industry Systems](https://www.access.fda.gov/))注册,每年10月1日-12月31日更新注册信息(21 CFR Part 1.225)。
药品/医疗器械企业:需通过FDA的企业注册和产品列名系统([FDA ESG](https://www.fda.gov/industry/fda-esg))注册,并提交产品列名(Product Listing),医疗器械还需注明分类(I/II/III类)及510(k)/PMA编号(如适用)。
未注册后果:货物将被自动扣留,无法入境。
2.产品上市前批准(如适用)
部分高风险产品需FDA预先批准:
医疗器械:II类需510(k)上市前通知(证明与已上市产品“实质等同”),III类需PMA(上市前批准,针对高风险产品);
药品:处方药需NDA(新药申请),部分OTC需ANDA(仿制药申请);
婴儿配方食品:需提交上市前通知(PINS)并符合特殊营养标准;
生物制品:需BLA(生物制品许可申请)。
**三、货运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1.预先通知(Prior Notice, PN)
适用范围:所有进口食品(含人类/动物食品、饲料)必须在抵达美国前提交PN,否则货物将被扣留。
提交时间:根据运输方式不同:
- 海运:启航后、抵达前8小时;
- 空运:抵达前4小时;
- 陆路(加拿大/墨西哥):抵达前2小时;
- 铁路:抵达前2小时。
提交方式:通过FDA的PN系统([FDA Prior Notice System Interface](https://www.fda.gov/food/food-safety-modernization-act-fsma/prior-notice-imported-food))或海关ACE系统提交,内容需包含货物信息、生产企业、进口商、承运人信息等。
**文件与申报要求
货物抵达美国时,需向海关(CBP)申报,同时FDA会审查以下文件(根据产品类别调整):
基础文件:商业发票、装箱单、提单(Bill of Lading);
FDA合规文件:
- 企业注册证明(FDA Registration Number);
- 产品列名证明(Product Listing Number,如医疗器械、药品);
- 上市前批准文件(如510(k)、PMA、NDA编号);
- 自由销售证书(FSC)、成分表、检测报告(如食品微生物检测、药品cGMP合规报告);
- 标签样本(需符合FDA标签要求,见下文)。
**四、标签合规要求(核心重点)
FDA对产品标签有严格规定,必须为英文,关键信息包括:
食品标签(21 CFR Part 101):
- 成分表(按重量降序排列)、营养成分表(如适用)、过敏原信息(八大过敏原:牛奶、鸡蛋、鱼类、甲壳类、坚果、花生、大豆、小麦);
- 净含量、原产国、制造商/包装商名称及地址;
- 特殊食品(如膳食补充剂)需标注“膳食补充剂”声明、成分来源、警告信息(如“本产品不用于诊断、治疗疾病”)。
医疗器械标签(21 CFR Part 801):
- 产品名称、型号、FDA注册编号、生产企业信息;
- 使用说明、警告/注意事项(如“仅供专业使用”)、储存条件。
药品标签(21 CFR Part 201):
- 药品名称、活性成分、剂量、用法、警告信息(如“孕妇慎用”)、储存条件、NDC编号(处方药)。
化妆品标签(21 CFR Part 701):
- 成分表(按INCI国际命名)、警告信息(如“避免接触眼睛”)、制造商/分销商名称及地址。
**五、特殊产品的额外要求
**医疗器械
分类合规:II类需510(k),III类需PMA,进口时需提供对应编号;
质量体系:生产企业需符合QSR 820(医疗器械质量体系规范),FDA可能进行境外现场检查。
**药品
cGMP合规:生产企业需符合现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cGMP),进口商需确保供应商通过FDA检查;
批次记录:需提供每批次的生产记录、检测报告,证明符合质量标准。
**食品(FSMA要求)
进口商责任:需实施“国外供应商验证计划”(FSVP),通过风险评估、供应商审核、纠正措施等确保食品安全性;
预防控制:生产企业需建立食品安全计划,识别并控制生物、化学、物理危害。
**六、货物检查与扣留处理
FDA审查:货物抵达后,FDA通过风险评估(如PREDICT系统)决定是否抽查,高风险产品(如未经批准的药品、不合格医疗器械)可能100%检查。
扣留与处理:若发现违规(如标签错误、未注册、PN缺失),FDA会发出《扣留通知》(Notice of Detention),进口商需在10个工作日内提交整改证据(如重新贴标、补充检测报告),否则货物将被拒绝入境(需退运或销毁)。
**七、合规建议
1、明确产品分类:确认货物是否属于FDA监管及具体类别(避免误判导致违规);
2、提前注册与批准:确保生产企业完成FDA注册,高风险产品(如III类医疗器械)提前申请510(k)/PMA;
3、标签预审:进口前请FDA认可的机构审核标签,避免因语言或信息缺失被扣留;
4、文件存档:保留所有合规文件(注册证、检测报告、PN记录)至少2年,以备FDA核查;
5、关注法规更新:FDA法规频繁修订(如FSMA加强境外供应链监管),建议通过FDA官网([www.fda.gov](https://www.fda.gov))或专业机构跟踪动态。
通过严格遵循以上指南,可显著降低货物入境风险,确保国际货运合规,如需进一步支持,可咨询FDA进口事务办公室([Import Operations and Policy](https://www.fda.gov/regulatory-information/topics/imports))或第三方合规机构。
声明:本站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内容仅供参考,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不实/侵权问题,请联系zhiqiyun@88.com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