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后国际空运为何涨价?四大原因解析
一、季节性需求爆发:节假日备货与年底赶工
10月后全球进入“消费旺季+生产收尾”双重周期,直接推高空运需求:
西方节假日备货潮:11月的“黑色星期五”、12月的圣诞节、新年是欧美核心消费节点,零售商需提前2-3个月备货(空运时效通常1-2周,海运需1-2个月,故空运成为“应急首选”),跨境电商平台(亚马逊、eBay等)、传统零售商(沃尔玛、Target)会在10-11月集中采购中国的电子产品、服装、家居用品等,导致中美、中欧航线空运货量激增。
中国供应链年底赶工:中国制造业(尤其是外贸企业)习惯在春节前(1月底-2月初)完成订单交付,10-12月是生产和出货高峰期,部分订单因交期紧张(如客户要求“年前收货”),会放弃海运转用空运,进一步加剧需求。
新兴市场需求跟进:除欧美外,东南亚(双11、双12)、中东(斋月前备货)等市场的电商促销也在10月后启动,叠加全球供应链“去库存后补库”周期,空运需求呈现“全球性爆发”。
二、运力相对短缺:天气、航班调整与资源竞争
需求激增的同时,空运运力却面临“结构性收缩”,供需缺口扩大:
航班资源有限:全球宽体客机腹舱(空运主要运力来源,占比约60%-70%)受民航客运市场影响较大,10月后部分航线客运航班因淡季调整(如欧美冬季旅游需求下降),腹舱运力减少;而全货机运力本身有限(全球仅约2000架全货机),难以快速填补缺口。
天气与地缘风险:10月后北半球进入冬季,欧美、东亚等地易出现暴雪、大雾等极端天气,导致航班延误/取消(如2022年12月美国暴雪导致芝加哥机场停运,直接影响中美航线运力);地缘冲突(如俄乌冲突、红海局势)可能干扰部分航线(如中欧、中东航线),进一步压缩可用运力。
机场操作压力:需求集中时,机场货站、报关行、地面代理等环节易出现“拥堵”(如洛杉矶、法兰克福、上海浦东等枢纽机场货站爆仓),导致货物处理效率下降,实际“有效运力”(可按时运输的货量)进一步减少,变相推高运价(“抢舱位”现象加剧)。
三、成本端压力:燃油、人力与附加费上涨
空运价格不仅包含“基础运费”,还叠加多种“变动成本”,10月后这些成本往往同步上升:
燃油成本波动:燃油费是空运价格的核心组成部分(占比约20%-30%),10月后全球能源需求进入冬季高峰(取暖用油增加),叠加国际油价周期性波动(如OPEC减产、地缘局势推高油价),航空公司会通过“燃油附加费”(FAF)转嫁成本,2023年10月国际油价较9月上涨15%,部分航司燃油附加费同步上调8%-12%。
人力与操作成本上升:年底是物流行业“用工旺季”,机场地勤、报关员、卡车司机等岗位易出现“用工荒”,人力成本上涨;货量激增导致仓储、分拣、报关等环节效率下降,隐性成本(如滞期费、仓储费)增加,最终反映在运价中。
政策与合规成本:部分国家在年底调整贸易政策(如关税、环保要求),企业为规避政策变动风险,会“突击发货”,进一步加剧短期需求;空运安检、报关合规要求趋严(如锂电池运输限制、危险品检查升级),也可能增加操作成本。
四、跨境电商与供应链“应急依赖”
近年来跨境电商的爆发式增长,放大了10月后空运的“刚需属性”:
电商平台大促周期:中国“双11”(11月)、欧美“黑五”(11月最后一周)、“网一”(12月初)等电商大促集中在10月后,平台卖家需通过空运快速补充库存(避免断货影响排名),数据显示,2023年“黑五”期间,中国至欧美空运货量同比增长25%,其中3C产品、家居用品占比超60%。
供应链“去库存”后补库:全球供应链经历2021-2022年的“高库存”后,2023年进入“去库存周期”,但10月后为避免“旺季断供”,企业会启动“补库”,且倾向选择空运(海运时效风险高),形成“短期需求脉冲”。
五、历史规律与市场预期:“旺季涨价”的“自我强化”
长期以来,“10月后空运涨价”已成为行业共识,部分环节会基于预期提前行动,进一步放大趋势:
货主“提前抢舱”:贸易商、货代已知晓旺季运力紧张,会提前1-2个月锁定舱位(甚至支付“旺季附加费”),导致实际可用运力更早被消耗,推高后续运价。
航司“动态调价”:航空公司会根据历史数据和需求预测,在10月前调整定价策略(如提高“包机价”“散货价”),甚至推出“旺季加价条款”(如每公斤加收0.5-1美元),形成“预期-行动-涨价”的闭环。
10月后国际空运涨价,本质是“需求端(节假日+电商+赶工)爆发”与“供给端(运力+成本)受限”的矛盾,具体而言:
需求侧:全球消费旺季备货、年底生产收尾、跨境电商大促形成“需求合力”;
供给侧:航班运力(腹舱+全货机)不足、天气/地缘干扰、燃油/人力成本上升压缩“有效供给”;
市场机制:行业预期下的“抢舱”行为进一步加剧供需缺口,最终推高运价。
这一现象并非绝对(如2020年疫情初期因全球封锁需求暴跌,10月后未涨价),但在正常年份,上述因素会稳定触发“旺季涨价”规律。
声明:本站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内容仅供参考,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不实/侵权问题,请联系zhiqiyun@88.com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