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空运不正常运输原因有哪些?如何处理?

国际空运以其高效、快捷的特点,成为跨境贸易中高价值、高时效货物的首选运输方式,由于运输环节多(涉及发货人、货代、承运人、地面代理、海关等多方)、链条长(跨越不同国家和地区)、影响因素复杂(天气、政策、操作等),货物在运输过程中难免出现偏离正常流程的情况,导致无法按时、完好交付——这就是国际空运中的“不正常运输”。

一、什么是“不正常运输”?

国际空运不正常运输原因有哪些?如何处理?

国际空运的“不正常运输”并非单指某一种问题,而是所有不符合运输合同约定或正常运输流程,导致货物交付异常的情况统称,其核心判断标准是:货物未按航空货运单(AWB)或运输协议的要求,在约定时间、地点,以完好状态交付给收货人。

根据IATA(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定义,不正常运输涵盖货物从“收运”到“交付”全流程的异常,常见于货物延误、损坏、丢失、错运、漏装等场景。

二、不正常运输的6大常见类型及表现

国际空运链条涉及“发货→仓储→装机→运输→卸机→清关→派送”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可能出现问题,结合实际操作,常见类型可分为以下6类:

1.货物延误:未按约定时间到达

定义:货物实际到达时间超过运输合同或航空货运单(AWB)约定的时效(如“3天达”变成“5天达”),或因承运人原因导致无法在合理时间内交付(如航班取消、中转衔接失败)。

典型场景

- 航班因天气原因取消,货物滞留始发地;

- 中转机场分拣延误,错过衔接航班;

- 目的港海关查验耗时过长(非承运人责任,但可能被货主视为“运输延误”)。

2.货物损坏:物理形态或功能受损

定义: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因挤压、碰撞、潮湿、高温等原因,导致外观破损、功能失效或价值降低。

典型场景

- 易碎品(如玻璃制品)因包装无缓冲材料,运输中碰撞碎裂;

- 电子产品因机舱温度过高,电池鼓包;

- 液体货物因容器密封不良,泄漏污染其他货物。

3.货物丢失/短少:数量不符或完全失踪

定义:货物实际交付数量少于航空货运单申报数量(短少),或整票货物无法追踪(丢失)。

典型场景

- 机场仓库分拣时,部分货物被误分到其他航班,导致“短少”;

- 货物在中转过程中被盗(如高价值奢侈品);

- 航空货运单信息录入错误,导致系统无法追踪货物位置(“假丢失”,实际可通过人工排查找回)。

4.错运/漏运:目的地错误或未装机

定义

错运:货物被运至非航空货运单指定的目的机场(如本应发往LAX洛杉矶,实际运到ORD芝加哥);

漏运:货物未按计划装上预定航班,滞留始发地或中转地。

典型场景

- 机场地勤人员贴错目的地标签;

- 航班超载,部分货物被“拉下”(漏运),改配后续航班。

5.无人提取:货物到达后无人收货

定义:货物抵达目的港后,收货人因“拒收”“失联”或“清关失败”等原因,长期未提取,导致货物滞留机场。

典型场景

- 收货人因市场变化(如货物贬值)拒绝收货;

- 发货人未提前与收货人确认清关资料,导致收货人无法完成清关;

- 货物因“危险品申报不符”被目的港海关扣留,收货人放弃提取。

**其他特殊情况

- 如“伪报品名”(发货人申报为“普通货物”,实际为危险品,导致运输中断)、“航空货运单信息错误”(如收货人名称、地址错误,无法联系)等。

三、不正常运输的5大核心原因

国际空运的“不正常运输”很少是单一因素导致,往往是“多方责任叠加”或“环节漏洞”的结果,主要原因可归纳为5类:

1.发货人责任:源头操作不规范

包装不当:未根据货物特性(如易碎、液体、生鲜)选择合适包装(如未用木箱固定重型机械,导致运输中移位碰撞);

申报错误:品名、数量、重量、HS编码与实际不符(如将“锂电池”申报为“普通电子产品”,导致安检延误或货损);

文件缺失:未提供完整清关文件(如原产地证、商业发票),导致目的港清关受阻。

2.承运人/地面代理责任:操作或管理失误

操作疏漏:地勤人员分拣错误、标签贴错、装机遗漏;

设备问题:仓储设施故障(如冷库温度失控导致生鲜变质)、运输车辆损坏;

信息系统故障:货运追踪系统BUG,导致货物状态更新延迟或错误。

3.外部不可抗力:无法预见的突发因素

自然因素:极端天气(台风、暴雪)、自然灾害(地震、火山喷发)导致航班取消;

政策/社会因素:目的国突发战乱、罢工、海关临时禁令(如疫情期间部分国家暂停活体动物进口);

航空管制:空中交通管制(ATC)导致航班大面积延误。

4.货代/中间商责任:沟通或管理不到位

信息传递滞后:未及时向发货人反馈航班动态,或未提醒收货人清关要求;

选择合作伙伴不当:委托资质不足的地面代理,导致操作失误。

5.跨境流程复杂性:多环节衔接风险

国际空运涉及“始发地-中转地-目的国”三段流程,不同国家的海关规则、语言差异、物流标准可能导致衔接漏洞,中转机场对“危险品标签”的要求与始发地不同,导致货物被扣留。

四、不正常运输的影响:多方利益受损

不正常运输不仅导致货物交付异常,还会对供应链各方造成连锁反应:

对货主(发货人/收货人):直接经济损失+信誉风险

经济损失:货物损坏/丢失需承担成本;延误导致订单违约(如生鲜变质、季节性商品错过销售期);

信誉影响:对下游客户违约,长期可能失去合作信任。

对承运人:赔偿成本+品牌形象受损

赔偿成本:根据《华沙公约》《蒙特利尔公约》,承运人需对自身责任导致的货损、延误承担赔偿(通常按重量计算,如蒙特利尔公约下最高赔偿限额为19特别提款权/公斤);

品牌形象:频发的不正常运输会降低客户信任,导致市场份额流失。

对货代:客户流失+处理成本增加

- 需投入人力、时间协调各方(如追查货物、协助索赔),若处理不当,客户可能转投其他货代;

- 部分情况下,货代需先行向货主赔偿,再向责任方追偿,占用资金。

对供应链:整体效率降低

货物滞留、错运可能导致生产停工(如工厂原材料未按时到达)、库存积压,影响整个跨境供应链的稳定性。

五、不正常运输的处理流程:从“发现”到“解决”

当不正常运输发生后,需快速响应、明确责任、减少损失,标准处理流程如下:

**问题发现与反馈

货主/货代:通过物流追踪系统(如航空公司官网、第三方货代平台)发现货物状态异常(如长时间无更新、显示“延误”),第一时间联系承运人或地面代理;

承运人:内部质控系统监测到异常(如货物未按时到达中转地),主动通知相关方。

2.责任认定:收集证据,明确责任方

核心证据:航空货运单(AWB)、货物照片/视频(损坏情况)、包装记录(判断是否因包装导致货损)、航班延误证明(如航空公司出具的延误通知);

责任划分

- 若因发货人包装不当,责任由发货人承担;

- 若因承运人操作失误(如错贴标签),责任由承运人承担;

- 不可抗力导致的异常,通常各方协商分担损失。

**损失评估与货物处置

损失评估:货主提供货物价值证明(如商业发票),第三方机构(如保险公司、质检机构)评估损坏程度;

货物处置

- 可修复货物:协商修复费用(如电子产品返厂维修);

- 无法修复/变质货物:根据目的国法规销毁或退回(需注意退回可能产生高额运费);

- 错运货物:安排转运至正确目的地(费用由责任方承担)。

4.索赔处理:协商或法律途径

协商解决:责任方与货主协商赔偿金额(如按货物实际价值、运费倍数等);

法律途径:协商无果时,货主可依据运输合同或相关公约(如《蒙特利尔公约》)提起诉讼;

保险理赔:若货主购买了货运险,可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公司再向责任方追偿)。

六、如何预防不正常运输?多方协同是关键

预防胜于处理,减少不正常运输需发货人、承运人、货代等多方共同努力:

对发货人:从源头降低风险

规范包装:根据货物特性选择包装(如易碎品用泡沫+木箱,液体用防漏容器),贴好“向上”“易碎”等操作标识;

准确申报:如实填写品名、重量、HS编码,避免“伪报”(如危险品申报为普通货物);

提前沟通:与收货人确认清关资料(如商业发票、装箱单、原产地证),确保目的港可顺利清关。

对承运人/地面代理:优化操作与管理

流程标准化:制定SOP(标准操作程序),如“双人核对标签”“装机前二次校验目的地”;

技术赋能:应用物联网(IoT)追踪货物位置(如GPS定位)、温湿度传感器监控环境;

员工培训:加强地勤、分拣人员的专业技能(如危险品识别、特殊货物操作规范)。

对货代:强化“桥梁”作用

全程跟踪:利用TMS(运输管理系统)实时监控货物状态,异常时第一时间介入;

选择靠谱伙伴:与资质齐全、口碑良好的承运人、地面代理合作,避免“低价但服务差”的供应商;

主动沟通:定期向货主反馈货物动态,提前预警风险(如目的国政策变化)。

行业层面:技术与标准升级

数字化追踪:推广区块链技术,实现货物信息全链条透明(如IATA的ONE Record项目,统一航空货运数据标准);

国际协作:推动各国海关、物流企业采用统一操作标准(如危险品标签、电子运单格式)。

七、案例:一次因“包装不当”导致的货损

背景:某出口商向欧洲空运一批陶瓷餐具,为节省成本,仅用纸箱包装,未添加泡沫缓冲材料。

问题:货物在中转机场装卸时因挤压碰撞,80%餐具碎裂。

责任认定:发货人未按IATA《包装指南》对易碎品进行缓冲包装,责任由发货人承担。

处理结果:发货人自行承担损失,重新补发货物;承运人因无操作失误,不承担赔偿。

国际空运的“不正常运输”是多方因素交织的结果,但其核心是“流程漏洞”与“信息不对称”,对货主而言,需从包装、申报等源头控制风险;对物流企业而言,需通过技术升级、标准化操作减少失误;对行业而言,需加强国际协作,推动全链条透明化,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将不正常运输的概率降至最低,保障跨境空运的高效与稳定。

The End

声明:本站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内容仅供参考,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不实/侵权问题,请联系zhiqiyun@88.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