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P DDU DAP有何区别?清关税费谁承担?

在国际贸易中,贸易术语是划分买卖双方责任、风险和费用的核心工具,DDP、DDU、DAP均属于“到货合同”(Delivered Contracts),即卖方需将货物运至买方指定的目的地交货,但三者在清关责任、税费承担、风险划分上有显著差异,稍不注意就可能导致成本纠纷或清关延误。

一、先搞懂:什么是“贸易术语”?

DDP DDU DAP有何区别?清关税费谁承担?

贸易术语(INCOTERMS)是国际商会(ICC)制定的标准化术语,用于明确买卖双方在货物交付过程中的责任(如运输、保险、清关)、费用(如运费、税费)和风险转移点,需注意:INCOTERMS仅规定交货相关责任,不涉及付款方式、合同违约等条款,需与合同其他内容配合使用。

二、DDP、DDU、DAP分别是什么?

1. DDP:Delivered Duty Paid(完税后交货)

全称:Delivered Duty Paid (named place of destination)

中文:完税后交货(指定目的地)

核心定义:卖方承担将货物运至买方指定目的地的一切风险和费用,包括进口清关手续、进口关税、增值税及其他税费,买方在目的地收货即可,无需额外操作。

2. DAP:Delivered At Place(目的地交货)

全称:Delivered At Place (named place of destination)

中文:目的地交货(指定目的地)

核心定义:卖方将货物运至买方指定目的地交货(无需卸货,除非另有约定),但不承担进口清关手续和进口税费,风险在目的地交货时转移给买方,后续清关、税费由买方负责。

3. DDU:Delivered Duty Unpaid(未完税交货)

全称:Delivered Duty Unpaid (named place of destination)

中文:未完税交货(指定目的地)

注意:DDU是INCOTERMS 2000版术语,2010版及2020版已被DAP取代,但实务中,部分老合同或特定场景仍可能使用,功能上与DAP类似:卖方在目的地交货,不承担进口关税,进口清关和税费由买方负责。

三、核心区别:责任、费用、风险对比

维度DDP(完税后交货)DAP(目的地交货)DDU(未完税交货,旧版)
全称 Delivered Duty Paid Delivered At Place Delivered Duty Unpaid
现行版本 INCOTERMS 2020/2010/2000均有效 INCOTERMS 2020/2010推荐使用(替代DDU) 仅INCOTERMS 2000及之前版本有效
风险转移点 货物在指定目的地“交货时”(买方收货后风险转移) 货物在指定目的地“交货时”(买方收货后风险转移) 货物在指定目的地“交货时”(买方收货后风险转移)
运输责任 卖方负责全程运输至目的地(含海运/空运/陆运) 卖方负责全程运输至目的地 卖方负责全程运输至目的地
进口清关 卖方负责办理(需买方协助提供文件) 买方负责办理 买方负责办理(2000版规定)
进口税费 卖方承担(关税、增值税、清关费等所有税费) 买方承担(关税、增值税等进口税费) 买方承担(进口关税、增值税等)
保险责任 无强制要求(卖方可自行投保,费用计入成本) 无强制要求(卖方可自行投保) 无强制要求(卖方可自行投保)
卖方责任大小 ★★★★★(最大,全包) ★★★☆☆(中等,到港不包清关税费) ★★★☆☆(类似DAP,旧版术语)
买方责任大小 ★☆☆☆☆(最小,仅收货) ★★★★☆(需清关、付税费) ★★★★☆(需清关、付税费)

1、DDP=“全包到门”:卖方承担一切(运输、清关、税费),买方“空手收货”。

2、DAP=“到港/到门不包税”:卖方送货到目的地,买方自己清关、付税费。

3、DDU=“旧版DAP”:功能与DAP一致,但仅在使用INCOTERMS 2000版时有效,建议优先用DAP

五、应用场景:选哪个更合适?

✅ 选DDP的场景:

买方无进口经验:如跨境电商B2C(个人买家)、中小企业首次进口,不懂清关流程。

买方追求“省心”:希望固定总成本,避免额外费用(如进口关税波动)。

目的地清关复杂:如某些国家清关效率低、政策多变,卖方更专业(如中国卖方出口到中东、南美)。

:中国卖家通过亚马逊FBA销售商品,约定DDP New York,直接将货物送到纽约亚马逊仓库,清关、关税全由卖家承担。

✅ 选DAP的场景:

买方有清关能力:如大型企业、进口代理商,可自行办理清关(节省中间环节成本)。

控制进口税费:买方想自行申报税费(如利用自身免税资质、抵扣增值税)。

合同使用INCOTERMS 2020/2010版:DAP是现行版本推荐术语,避免使用旧版DDU导致纠纷。

:中国工厂出口设备到德国,买方是当地大型企业,约定DAP Berlin,卖方负责运输到柏林仓库,买方自行联系清关公司办理进口手续并支付关税。

✅ 选DDU的场景(极少):

合同明确约定使用INCOTERMS 2000版:需严格按旧版条款执行(但建议协商改用DAP,避免术语版本争议)。

六、避坑指南:这些细节要注意!

1、术语后必须加“具体地点”:如DDP Shanghai, China(不能只写DDP China),避免目的地模糊导致纠纷。

2、DDP不包含“卸货费”:除非合同明确约定,否则卖方仅需将货物运至目的地(如仓库门口),卸货责任由买方承担。

3、保险不是强制的:DDP/DAP/DDU均未强制要求卖方投保,如需保险,需在合同中明确“卖方投保一切险”等条款。

4、清关文件配合:DDP下卖方需买方提供进口许可证、税号等文件,买方需及时配合,否则延误责任可能在买方。

术语 核心特点 适用场景 一句话记忆
DDP 全包(清关+税费+运输) 买方无经验、追求省心 卖方“包到底”,买方“零操心”
DAP 到目的地,不包清关税费 买方有清关能力、控制成本 卖方“送到家”,买方“管清关”
DDU 旧版DAP,功能类似 仅旧合同(2000版)使用 建议弃用,优先选DAP

国际贸易术语是合同的“骨架”,选对术语能避免90%的交货纠纷,DDP、DAP、DDU的核心差异在“进口清关”和“税费承担”,DDP全包,DAP到门不包税,DDU是旧版DAP,收藏本文,下次谈判不慌!

The End

声明:本站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内容仅供参考,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不实/侵权问题,请联系zhiqiyun@88.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