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查验为什么会被查?流程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什么是海关查验?

海关查验,简单说就是海关依法对进出口货物、物品的实际状况申报信息进行核对、检查的监管行为,目的是核实货物是否合规(是否禁限、是否如实申报、是否存在走私违规等),保障国家进出口管理秩序、税收征管和公共安全。

海关查验为什么会被查?流程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无论是企业进出口货物,还是个人邮寄/携带物品,都可能面临海关查验,其核心逻辑是:“申报什么,就查什么;实际是什么,就该申报什么”

二、为什么你的货物会被查验?

很多人会疑惑:“为什么别人的货没被查,偏偏我的被查了?”其实海关查验并非“随机刁难”,主要有以下几类原因:

**随机抽查

海关会通过系统随机筛选部分货物进行查验,属于常规监管手段,概率性事件,与货物本身是否有问题无关。

**风险布控

海关通过大数据分析(如历史申报数据、商品风险等级、企业信用等级、贸易国别、航线等),对“高风险”货物进行重点查验。

- 申报品名与HS编码不符(如将“旧设备”申报为“新设备”);

- 价格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可能低报价格逃税);

- 商品属于敏感类别(如电子产品、奢侈品、食品、药品等);

- 企业信用等级较低(如曾有违规记录);

- 来自或运往高风险国家/地区。

**申报异常

申报数据存在明显疑点,

- 申报信息前后矛盾(如发票金额与合同金额不符、数量与包装规格对不上);

- 商品描述模糊(如“零件”未注明具体品名、规格);

- 缺少必要文件(如濒危物种未提供许可证、食品未提供卫生证书)。

**专项行动或布控指令

海关会针对特定商品、时期或风险领域开展专项查验(如知识产权保护、反走私、疫情防控物资检查等),这类情况下相关货物会被重点筛查。

三、海关查验到底查什么?(核心干货)

查验的核心是“核对申报与实际是否一致”,具体包括以下6大方面,每一项都可能直接影响清关效率和成本:

1.查“申报信息”与“实际货物”是否一致(最基础,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

这是查验的核心内容,海关会逐一核对报关单上的申报要素与货物实际情况是否匹配,具体包括:

品名:申报的商品名称是否与货物一致?比如申报“纯棉T恤”,实际是“化纤T恤”,属于品名不符。

规格型号:型号、参数、材质、成分等是否准确?比如申报“手机(型号A123,内存128G)”,实际是“型号B456,内存64G”,规格不符。

数量/重量:申报数量(件、个、台)或重量(毛重、净重)是否与实际一致?比如申报100箱,实际98箱,属于短装;或申报净重100kg,实际120kg,重量不符。

HS编码:申报的商品编码是否正确?HS编码决定了税率、监管条件(如是否需要许可证),一旦报错,可能导致税率适用错误或违反监管规定,比如将“普通玩具”错归为“仿真武器零件”(高风险编码),会触发严格查验。

价格:申报价格是否真实合理?海关会通过数据库(如同类商品价格、国际市场行情)判断是否存在低报/高报,比如实际成交价100美元/件,申报50美元/件,可能被认定为低报逃税。

2.查商品是否存在“禁限管制”问题

海关会检查货物是否属于国家禁止进出口、限制进出口或需特殊许可的商品:

禁止类:绝对不允许进出口的商品,如毒品、伪造货币、濒危野生动物(未经许可)、淫秽物品、武器弹药等。

限制类:需凭许可证/批文进出口的商品,如:

- 濒危物种(需《濒危物种允许进出口证明书》);

- 文物(需文物进出境审核文件);

- 易制毒化学品(需《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许可证》);

- 部分食品/化妆品(需进口备案、检疫证明)。

若属于限制类但未提供许可证,货物会被扣留或退运。

**查商品是否“侵权”

海关会检查货物是否侵犯知识产权(商标、专利、著作权),尤其是品牌商品(如奢侈品、电子产品、服装等):

- 是否有假冒商标(如假“LV”包、仿“苹果”手机);

- 是否未经授权使用他人专利(如仿冒外观设计、技术专利);

- 是否盗版(如盗版书籍、光盘)。

即使申报为“无牌”,若实际带有侵权标识,仍会被查处。

4.查商品“质量与安全”是否合规

部分商品需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如安全、卫生、环保要求),海关会核查:

安全标准:如进口儿童玩具是否符合GB 6675(中国玩具安全标准),电器产品是否有3C认证;

卫生检疫:如进口食品是否有《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是否携带病虫害(如木质包装未熏蒸,可能携带检疫性有害生物);

环保要求:如进口废料是否属于禁止进口的“洋垃圾”,电池是否符合环保标准。

5.查“随附文件”是否齐全、真实

海关会核对报关时提交的文件(纸质或电子)是否与货物匹配、是否真实有效:

- 基础文件:商业发票、装箱单、提单/运单、合同(需与申报内容一致);

- 特殊文件:如进口食品需《卫生证书》、濒危物种需《允许进出口证明书》、旧设备需《旧机电产品进口许可证》等。

若文件缺失或虚假(如伪造发票),货物会被滞留。

**查“税费”是否如实缴纳

海关会核查货物是否已按规定缴纳关税、增值税、消费税等,是否存在漏缴、少缴或骗税行为:

- 比如低报价格导致少缴税款;

- 或利用虚假原产地证明(如非东盟国家冒充东盟国家,骗取关税优惠)。

四、海关查验的基本流程(企业/个人该做什么?)

查验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企业或代理人(如报关行)需配合完成:

**查验通知

海关通过系统向企业或报关行发送查验通知,告知查验地点(如口岸监管仓库、查验场)、时间和需携带的文件(如报关单、发票、装箱单等)。

**到场配合

企业需在规定时间内派人员(或委托报关行)到查验现场,协助海关开箱、搬运货物(部分情况海关会自行安排),并回答海关的询问(如货物用途、规格细节等)。

**开箱查验

海关根据申报信息决定开箱方式(全部开箱、抽查部分货物、外形查验等),核对货物与申报是否一致,并记录查验情况(如拍照、录像、填写《查验记录单》)。

**结果处理

正常放行:申报与实际一致,无违规问题,海关签发放行指令,货物可提离监管场所。

异常处理:若发现问题(如申报不符、禁限商品、文件缺失等),海关会根据情况采取:

补正:如文件缺失,允许限期补充;

改单:如HS编码错误,允许修改报关单;

征税/补税:如价格低报,按实际价格重新计税;

扣留/退运:如属于禁限商品或无法补正,货物可能被扣留、罚款甚至退运;

移交缉私:若涉嫌走私(如故意伪报、夹藏违禁品),移交缉私部门立案调查。

五、如何应对海关查验?(实用建议)

海关查验是正常监管流程,无需过度紧张,但需做好以下几点,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1.核心原则:如实申报,信息准确

90%的查验异常源于申报错误(如品名、HS编码、价格不符),务必根据货物实际情况填写报关单,不隐瞒、不伪报,比如不确定HS编码时,可提前通过“中国海关总署商品归类助手”或咨询专业机构确认。

2.提前准备文件,确保齐全有效

报关前核对所有文件(发票、装箱单、合同、许可证等),确保与申报内容一致,且在有效期内(如许可证未过期),避免因文件缺失导致查验滞留。

**积极配合查验,及时沟通

- 接到查验通知后,准时到场,协助海关开箱、搬运(注意保护货物,避免损坏);

- 对海关提出的疑问,如实、清晰回答,不推诿或隐瞒;

- 若发现申报有误(如笔误),主动向海关说明,争取当场补正机会。

**留存证据,争议时可申诉

若对查验结果有异议(如认为HS编码认定错误、价格评估不合理),可:

- 当场向海关提交书面说明及证据(如原厂说明书、第三方检测报告、市场价格证明等);

- 若海关不予采纳,可按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海关查验的本质是“核实合规性”,核心是“申报与实际一致”,对企业而言,如实申报、信息准确是避免查验异常的关键;对个人而言,邮寄/携带物品时不夹藏禁限品、如实申报价值(尤其是超过免税额度的物品),可大幅降低查验风险。

查验不是“找麻烦”,而是保障进出口秩序的必要手段,合规申报,才能高效通关!

The End

声明:本站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内容仅供参考,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不实/侵权问题,请联系zhiqiyun@88.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