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泡货净重变多?体积重如何计算?

**一、什么是“泡货”?

“泡货”(也叫“抛货”)指的是体积大但实际重量轻的货物,简单说,就是货物的“体积所对应的重量”(体积重)超过了“实际称重的重量”(实际重),这类货物就被称为泡货。

为什么泡货净重变多?体积重如何计算?

羽绒服、枕头、大型玩具等,虽然实际重量轻,但占据空间大,体积重会远高于实际重。

**二、体积重是什么?怎么计算?

体积重(Volumetric Weight)是快递公司为了平衡“轻抛货物占用运输空间”而设定的重量计算标准,因为飞机、车辆的运载空间有限,体积大的货物会占用更多空间,即使实际重量轻,物流公司也需要按体积来收取合理费用。

体积重的核心计算逻辑:

根据货物的长、宽、高算出体积,再通过固定系数转换为“重量”(单位:kg),不同物流渠道(快递、空运、海运)、不同公司的计算系数可能不同,常见标准如下:

1.国际快递(如DHL、UPS、FedEx、TNT等)

常用单位:厘米(cm),公式:

体积重(kg)= 长(cm) × 宽(cm) × 高(cm) ÷ 体积重系数

体积重系数:不同公司/渠道有差异,主流是5000 或 6000(单位:cm³/kg)。

- DHL、UPS国际快递通常用÷5000

- EMS、部分专线快递可能用÷6000(系数越大,体积重越小,对泡货更友好)。

✅ 举例:一个包裹尺寸为 50cm×40cm×30cm,实际称重10kg。

- 按 ÷5000 计算:体积重 = 50×40×30 ÷5000 = 60000 ÷5000 =12kg

- 按 ÷6000 计算:体积重 = 60000 ÷6000 =10kg

2.国际空运(专线/航班)

空运通常按“立方米(CBM)”计算体积,公式:

体积重(kg)= 长(m) × 宽(m) × 高(m) × 167(或 166.67)

- 原理:1立方米(1CBM)的体积重约为167kg(即 1CBM = 167kg),这和快递的“÷6000”本质一致(因为 1m³=100cm×100cm×100cm=1,000,000cm³,1,000,000 ÷6000≈166.67kg)。

✅ 举例:货物尺寸 0.5m×0.4m×0.3m(即 50cm×40cm×30cm),

体积重 = 0.5×0.4×0.3 ×167 = 0.06×167 =10.02kg(和快递÷6000结果接近)。

3.海运(整柜/拼箱)

海运泡货计算更复杂,通常有“重货”“轻货”之分,体积重系数一般为1CBM=1000kg(即 1吨=1CBM),但实际按“体积重 vs 实际重”择大计费,且可能涉及“抛重比”(如1:300,即1吨货最多允许300CBM体积,超过部分按轻货计费),不过海运对泡货的敏感度低于快递和空运,用户问题更可能涉及快递/空运。

三、计费重量:为什么“净重变多了”?

物流公司最终收费的“重量”不是单纯的“净重”或“毛重”,而是“计费重量”,规则是:

计费重量 = max(实际毛重,体积重)(即“择大计费”)。

你遇到的“净重变多”,本质是这3个原因:

1.体积重 > 实际毛重,计费重取体积重

你自己称的可能是货物的“实际毛重”(含包装的重量),但如果货物是泡货,体积重会远大于实际毛重,此时计费重按体积重计算,导致显示的“收费重量”比你称的毛重更大,让你误以为“净重变多”。

✅ 举例:

- 你称的包裹实际毛重:10kg(含包装);

- 货代计算体积重:12kg(按 ÷5000);

- 最终计费重 = 12kg(取大),所以货代告诉你的“重量”是12kg,比你称的10kg多,你误以为“净重增加”,实际是体积重导致的计费重增加。

2.你可能混淆了“净重”和“毛重”

净重:货物本身的重量(不含任何包装);

毛重:货物+包装材料(纸箱、泡沫、袋子等)的总重量。

货代计算时用的是“毛重”,如果你自己称的是“净重”,可能忽略了包装重量(比如纸箱+泡沫可能重1-2kg),导致毛重比你称的净重多,叠加体积重后更明显。

3.不同货代的体积重系数可能不同

不同货代合作的渠道(如DHL代理、专线快递)可能用不同的体积重系数(比如你以为是÷6000,货代实际用÷5000),导致体积重计算结果更大,计费重增加。

1、发货前自己算体积重:用货代告知的体积重系数(如÷5000),提前计算体积重,对比实际毛重,判断是否为泡货;

2、明确毛重vs净重:发货时称“毛重”(含包装),避免用净重和货代的毛重对比;

3、和货代确认计算标准:发货前问清代货的体积重系数(÷5000还是6000?)、是否含包装重量,避免后续争议。

一句话总结:你看到的“净重变多”,不是货物本身变重了,而是因为货物体积大,体积重超过了实际毛重,物流公司按体积重收费,导致计费重量增加,这是国际快递对泡货的常规计费方式,和“净重”无关,而是“体积重”在起作用。

The End

声明:本站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内容仅供参考,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不实/侵权问题,请联系zhiqiyun@88.com删除。